017归正人,其人风流成性,且残暴贪渎-第2/3页



  

  却在弯腰之际,脚步一浮,接着身影一晃,用手捂着头,委顿在了原地。

  

  他吃力的抬头看向林凡,想到刚刚落空的那一剑。

  

  神情恍惚,满面颓然的道:

  

  “史书……”

  

  “史书当真……”

  

  “如此评价辛某?”

  

  他年少成名,威名远播。

  

  为官近四十年,却屡屡被罢免。

  

  却从未放弃过北伐之宏远。

  

  可没有想到,后世对他的评价,竟全是骂名?

    这让他如何接受?

  

  林凡弯腰把地上的长剑拾起,脸上的神情逐渐变得柔和,口中颂道: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南侵,辛聚集两千人,加入耿京起义军,任掌书记。”

  

  “绍兴三十二年,辛率五十人袭击万人的金营,生擒贼人,回返建康。”

  

  “二十五岁,任江阴签判,因所著《美芹十论》、《九议》广为传诵,且治理荒政、整顿治安颇有见树,官拜从四品龙图阁待制。”

  

  “淳熙七年,罢免,后寄情于山水。”

  

  “庆元四年,授主管冲佑观之职,嘉泰三年,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

  

  “后又遭弹劾,再遭辞免。”

  

  一旁,辛弃疾摇头苦笑,似乎也陷入了回忆当中,神情委顿的听着,脸色黯然。

  

  “少年时英姿勃发,与万军中来去自如,生擒张安国,英姿勃发,堪称万人敌,实乃当世人杰。”

  

  “所著词作,更是豪放不羁,发扬光大苏词之奔放,将之蕴于哲理,友情、爱情、田园山水、民俗风情、日常生活,居士笔下,无物不可词,风格雄伟有之,婉媚兼具,堪称词中之龙!”

  

  林凡的声音逐渐高亢,说到这里的时候,扭头目光灼灼的看向辛弃疾:

  

  “你,是被写进我华夏后世教科书的人物。”

  

  “区区词作,又何堪大用?”辛弃疾摇头,浑然没把这点微末成就放在心上。

  

  他抬头看向书房正中的墙壁,那里挂着一幅字帖。

  

  看到这幅字帖,辛弃疾自嘲的笑了笑,:

  

  “确如你刚才所说,我这一生刚愎自用,听不进他人劝谏,考亭先生亦曾赠我克己复礼之劝导,可我却……”

  

  林凡双手把长剑呈递到辛弃疾面前,再次淡淡开口道:

  

  “开禧三年秋,起用辛为枢密都承旨……”

  

  话未说完,辛弃疾眼中便蓦然亮起了一道精芒,抬手一把握住了林凡递过来的长剑,神情紧张的道:

  

  “你说什么?枢密都承旨?朝廷这是要用我挥师北伐了吗?”

  

  林凡眼神一黯,淡淡的摇了摇头:

  

  “非也,究其本因,乃是因为元蒙骑挥师兵入金,金国被迫南侵,而朝中无人可用……”

  

  “这有何妨?有老夫就行了,只需给我五万兵马,我便能杀得贼人丢盔弃甲,甚至一举夺回我燕云旧地!”

  

  辛弃疾目光炙热,语毕甚至还用力挥舞了两下手中的长剑。

  

  林凡神情悲悯的看着眼前这位在得知自己毕生夙愿能够得偿之后,开心的犹如孩童似的老者。

  

  一时之间,竟感觉自己的嗓子好像被什么东西给堵住了一般。

  

  好半晌,才艰难而又沉痛的开口道:

  

  “然诏令送抵铅山之际,辛已病重难起,只能遗憾请辞,同年九月初十,辛离世,享年六十八岁。”

  

  嘭!

  

  此言一出。

  

  辛弃疾神情一怔,轰然坐倒。

  

  手中长剑遗落在一旁,面色一片苍白间,咬牙切齿的嘶吼道:

  

  “恨!”

  

  “恨呐!”

  

  “恨不能亲手杀贼也!”

  

  浓烈而又复杂的恨意,透过屏幕,传递到每一个正在观看节目的观众眼里,令所有人动容:

  

  “林凡啊林凡,你为什么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辛弃疾,却又要将它无情的击碎呢,你让辛弃疾活在憧憬中不好吗?”

  

  “辛弃疾的这种恨,太深刻了啊,他满怀着报国之心,却也清楚自己的身体,此时的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于万钧之中来去自如的豪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