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封官许愿-第2/3页
赵梓眼睛却一亮:“我们为何不学三国里编制藤甲呢。”
一语提醒梦中人,三国演义本来就是自己抄袭的,藤甲兵都让诸葛亮束手无策,这是个好办法。
吕焕之也拍手叫好,“藤条,我们这里叫荆条,大家都在用他编筐编篓,那东西满山都是,而只要是个农夫就会这种手艺,一层防护不行,两层,反正那东西也不沉。”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至于防火,那也好解决,只要战前用水淋湿了就是了。
“第三个就是在每个枪兵中队配备一个手持短刃的兵种,伏在兄弟们的腿中,专门防护漏网之鱼。”顿了一下:“至于弓兵闲置的问题,我看这样,我们给弓兵发放刀盾,当弓兵完成他们的战斗任务之后,就将他们变成刀盾兵,补足战场上我们的战斗力的短板。”
“这个办法好。”王大壮点头:“发放刀盾不但能让弓兵形成再次的战斗力,更主要的是,一旦枪兵战斗失利,弓兵也能有自保的能力,我知道,在我们国朝的兵种里,一旦战斗兵失败,弓兵就等于的待宰的羔羊,只剩下被屠杀的份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一切为了实战,一切为了胜利,我们一定要拾遗补缺,完善我们的军队部署。”吕汉强做了这个决定,当然这些都是总的大概,细致的东西还要大家慢慢摸索着来。
“剩下的就是这次大战的战死战伤的抚恤问题了。”
子涵就站出来汇报:“这次大战,我们共战死兄弟三千五百,战伤四千,可谓损失惨重。”说到这里,神情不由一暗“好在除了齐策的两千正规军外,几乎都是辅兵民壮。”
“而俘虏歼灭杆子四万,这让山西西部杆子为之一空,即便有残余也不能兴风作浪。”吕汉强肯定着战绩,“这次就按照我们规定的,战死二十两抚恤,战伤十两,伤残安排就业,让他们生活有依。”
“民壮也按照正规军的规格吧。”子涵低声的建议,想想那些日夜与正规军并肩战斗的民壮,子涵对他们充满了感激。
“这个自然,所有的人都是在平陆奋斗吗。”吕汉强肯定了这个建议,只有这样,将来才会军民一心。
吕焕之不由感慨:“如此一来,以后即便大人带大军出征,各地也再不怕杆子侵扰了,南四府平安矣。”
不管吕焕之的感慨,吕汉强接着道:“我已经写好了报捷的奏折,凡是这次有功的全部具名,即便跟着我一路武装游行的也一并上报,因此,所有原先我委任的千户百户等等,这次全部正式委任,一部分还有升官。”然后看看王大壮:“大哥最是尴尬,手中握着四万大军,身上却没品级,说来都可笑,一个白身竟然指挥着一堆五品的大员这算是一种奇迹。”
王大壮无所谓的摇摇手,“无所谓的,只要帮着兄弟看好了家底,我什么都行。”
“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因此我保举你以参将职衔,四品,陈亮虽然没有战功,但我会给他战功,保举他作为游击,从四品,虽然还是委屈,却也只能如此。”
王大壮还是无所谓的笑笑。这时候他想起一个人来,于是欠身道:“兄弟,这次李家营一战,我发现咱们兄弟王小指挥能力平平,因此我想将他调出军队。”
这才是王大壮厚道憨直的地方,王小虽然是他在京城时候禁军的好兄弟,举贤不避亲,但亲人无能也绝不姑息。
吕汉强先给了王大壮一个赞许的目光,就想了一下,点点头,然后想着怎么安排这个王小。毕竟同样出来的兄弟,不能寒了心。
这时候子涵笑着道:“我的后勤事务的确太过繁忙,我一个人真的应付不来,我看王小兄弟虽然在军略上略显不足,但人机灵托底,手脚也干净,我看就给我当个副手吧。”
吕汉强就笑了,还是子涵了解自己,这样安排对王小来说就不是轻视的问题,而是重用了,毕竟吕汉强的所有后勤乃是重中之重,交给托底的人才能放心,这是信任。
“那就这么定了,王小就以千户身份调入后勤做子涵的副手。”
这时候王大壮再次欠身道:“还有一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