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军民关系-第3/3页





    “既然这样,我看还要让当地的流民出身的青壮多干些,这样也能让大家看到外来的人的好处。”子涵建议道。

    吕汉强点点头:“这个法子不错,在不影响码头矿山运作的情况下,发动这些人搞义务劳动,这更能让大家融合。”

    如云立刻建议:“那我还是组成拉拉队,到处宣传原先外来人的苦难和善良,这样是不是更好?”现在的如云已经成为了一个最合格的那啥党员,最合格的宣全队长,把吕汉强一知半解的宣传工作,那是做的十全十美。

    “如云这个法子好,就是让本地人要了解外来人,也让外来人理解本地人,慢慢的消除大家的隔阂,这样我们的根据地才能长治久安。”

    吕焕之闻听能给当地百姓恢复毁弃的房屋,当下心中高兴,于是试探的问:“这笔费用很大,开销上是不是吃紧?”

    李全友笑着道:“这场大战花钱粮无数,但还没有让新区财政吃紧,当时这面大战,那面商业继续运作,不过我可是打出了不少焦炭的欠条,这点还请焦炭厂那面抓紧。”

    这是一个问题,当时大战,不但动用了全部的后备力量,而煤矿碳场的工人还是这股力量中的主力,因此很是停产了一段,造成焦炭的产出不够,为了照常运作,李全友不得不运用信誉,搞了个先收粮后补货的政策,同时也答应这些粮商,以后他们就可以一半粮食一半银子的购货,在这样的政策鼓舞下,大多数南方商人都是好义的,也看到战况不会太久,也就答应了,因此粮食还能源源不断的运来。

    吕汉强笑着道:“焦炭的问题不用愁,我刚刚和泽州姚同新大人达成协议,又开了一个碳场,煤窑雇请的是外人,但碳场全部是在泽州商行里的家属亲戚,在我需要保密的这段,绝对不会泄露配方,因此这次大战结束,姚同新知府的焦炭就该大批的运来了。”

    “那就好。”李全友点点头,然后转向吕焕之:“老父母,这重建的事情也不能全从我新区财政出,按照吕大人的观念和大家看到的,只要这建设一开,建筑材料,人工使费,立刻就能拉动五倍十倍的经济,你老父母的税收又要成倍的增长,因此,这重建的资金你也要出。”

    一说这话,吕焕之就满面得意,现在自己的平陆税收,在所有人交口称赞不扰民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抵得上整个运城府,乃至更多,“这个自然,税收本来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吗,我县税收本着足额上缴以前的规矩之外,我干什么还给他们,难道是让那些混蛋继续贪污挥霍吗?想他们都别想,这次我还要上书州府太原,我平陆遭兵灾,我不管他们要救济就不错了,因此,今年的税收我是一文也不会交给他们的了。”

    吕汉强就微笑点头,欣慰的想到,自己的这个老叔越来离着朝廷越远了,这是好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