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奸商的釜底抽薪-第2/4页
现在吕汉强对山西官员已经恨之入骨,说这话,已经有了心中的想法。
当初卖军功是因为自己要平衡一下自己到山西之后的处境,毕竟在人家的地盘搞东搞西,不能太过激进,要拉好关系,否则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就不能实现,这在前来平陆时候,沿途州县闭门不纳就可看出。
也正是因为当时自己的退让,让山西的官员们对自己的抵触变得小了,然后才有今日平陆的基地,十万银子赈济山陕,让自己几乎做成,至少已经接近完成,看到原先啼饥号寒的流民百姓,开始有个稳定的收入温暖的家园,至于崇祯对自己的评论,内阁的观感,现在的吕汉强已经不怎么在乎了。
现在的吕汉强的想法也在慢慢的改变,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四年了,刚刚的想法不过是活下去,然后的想法就是活的好点,然后带着老娘弟妹,在满清入关之前,泛舟海上,做个逍遥自在的家伙,管他大厦倾管他洪水翻,我自逍遥,我自保护我们的家人逍遥就行了。
但现在,随着自己的朋友兄弟越来越多,已经开始为自己身边的一群人活下去,活的好点,当然,这里已经包括了崇祯。
但事情总是让人沮丧,从崇祯现在越来越少的信函可以感觉到,现在的崇祯皇帝又开始疏远自己了,正是按照某位大贤来说,去君之远而忧谗畏讥,现在就是这个样子。
当初自己将孤臣党交给急功近利,或者说是为自己家族而做事的王侍郎,现在看来是不对的了,自己离开京城,本来以为王侍郎应该继承自己的基业,壮大,最少是应该保持着自己的基业,但现在看来,他不但没有建树,反倒让孤臣党走向衰弱。
朝堂永远要有两党,这是帝王的需要,也是时代情况的需要,这是上下五千年颠补不破的需要,若是一党独大,便是一个国家的不幸,好在崇祯还看到这一点,因此没在寡恩的对孤臣党喋喋不休里,开始对孤臣党加以清算。
但这样的日子会很久吗?不会,在前一个历史里,崇祯最后混到想要锦衣卫拿办一个大臣,结果是,锦衣卫的指挥使亲自,是的,是亲自在崇祯面前搀扶那个需要他拿办的官员慢慢下堂。
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悲哀,怎么样的打脸?君与臣到了这种地步,是崇祯的错还是一党独大的错?
杆子可以裹挟百姓,但一党开始裹挟君王的时候,那种危害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在史记上光荣的一笔。
望着南方无尽的旷野,吕汉强想着当初自己的算计,通过自己整顿的卫所,两千兄弟就可以将杆子盟军阻挡五天,那么,通过自己的恩惠的平陆,阻挡杆子已经筋疲力尽的攻击,十天应该没有问题。
现在吕汉强又改变了主意,因为站在小斜关夷为平地的城墙上,他深深的知道,猛烈攻击杆子,死伤的不但是杆子,更有自己的属下兄弟。
面对内战,每一个死伤其实都是大明的精锐骨血。
保留着些元气,面对国战,面对外战,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大人,这次山西巡抚发来的公文,不是要求您迅速剿灭眼前的杆子。”这时候,华树亮轻声的提醒走神的吕汉强,手里不断的翻看着山西巡抚的公文。
“那还能有什么?我就不信他们不想摘这个桃子,因为,这个桃子对我们孤臣党有利而对东林无利,在这场大战之后,又要有一批官场官职变动,我不相信东林没有动心。”吕汉强轻蔑的笑着评论。
华树亮无奈的摇摇头,然后汇报道:‘这份公文是要求您立刻分兵,剿灭杀虎口太平寨。’
吕汉强就一个踉跄,勉强站稳,不由咬牙切齿的嘀咕:“好你个范文斗啊,好大的能量啊,前面来个抄我后路,后面又来个借我之手为你打开粮道,真的是要将我玩弄在股掌之间啊。
好,既然玩咱们就玩到底,这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总会有个简单的结果的,到时候,看我吕汉强是不是一个随你玩弄的乖猫,还是真的咬人的老虎。
“并且公文里已经说明,山西巡抚不但将这公文刊登在邸报之上,而且已经连夜上奏皇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