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分析与局面



主治医师劳尔,是小安迪的父亲聘来的医师,劳尔是精英医科大学出来的高材生,在大都会的王家医院专门进修过,医术极为高明。

  方镜寻思着自家宅邸中的管家、老嬷嬷、还有几个女仆都没有能够轻易拿到这种混合型毒剂的途径,除非有外人给管家和佣人们提供外援。

  而换了主治医师劳尔,他的机会就比较大一点,他自身又是医术高明的医师,医生这个职业,即然能够治病,那就有办法杀人。

  只不过大多数医生都有职业道德,不会做出违法乱纪,自砸招牌的行径。

  虽说也是这么一个道理,但有钱能使鬼推磨,假如说主治医师劳尔与什么达成了协议,找机会谋害小安迪,从中牟得私人利益,只要他有办法做得不留一点痕迹,而且对方出的筹码足够高的话,也难保他不会动心。

  方镜本人是一个性恶论的推崇者,他一向把人性往坏的方向去思考。他坚信人类自私自利的本能,实质来源于人的生存天性,自私的基因存在于远古时代人类在生存中磨砺出来,更优良的生存技能,也只有依靠自私自利,人才能趋利避险,更有效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

  自私本身是一种保护自我的天性,受伤了,就会退缩,感到危险,就会逃路,这绝不是坏事。

  试想一个人失去了痛觉,他就会无视**受到的伤害,胡乱的动用自己的身体,最终会使得**受到严重的创伤。反之,普通人拥有痛觉,就会在遇到危险前进行规避。

  自私的基因是人的天性,是人为了保存自己的本能,自私并不是简单可以概况的“恶之性”。

  但人做为社会动物,在社会群体中生存,就必须了解何时要选择自私,何时要选择放弃“自私”这一选项。

  因为在群体中生活,人就必须考虑到各多的问题,比方说群体的衍续,有时候人类选择“不自私”,也是另一种立场的“自私”。

  性恶论并不是强调“人性皆恶”,而是强调人的性恶是生存本能,而人要在社会上灵活生存,就必须抗衡这一本能,因为人不是动物,只有动物才会采取纯粹的丛林法则,人类更看重道德伦理,通过弥补自己道德上的缺陷,改成矫枉,人才能够由恶转善,道德伦理才能够让社会变得更适应生存,适于生存的环境,反过来也会改变人的道德水准,这也就是“教育”这一概念的重要性。

  “劳尔的背后一定有什么幕后人物在操纵他的行动,”方镜琢磨推断一番,认为劳尔就是投毒凶手的可能性大约在七成以上。

  “而现在看来,在我死后最大的受益人有好几个,但获得的收益最大的应该有三个人,其中第一个人,应该是小安迪的叔叔米勒斯·梅洛克。”

  米勒斯·梅洛克,梅洛克一族的三子,是小安迪的叔皮,他曾经一度与安迪的父亲为了争夺遗产闹得不可开交。

  因为小安迪的祖父科尼利尔斯在遗嘱中将自己的铁路运输帝国的经营权交给了最有经商头脑的大儿子,另外几个儿女只是分到了巨额遗产,梅洛克家族还有在经营一些其他的产业,这些子女被踢出铁路运营的部门,转而负责一些“利薄”的产业,虽然是“利薄”,但也是经营的有声有色,只要细心打理,也不难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祖父科尼利尔斯深知除了自己的长子有经商天赋,剩下的几个子女都水准有限,犹其是其中的三子米勒斯。

  此人年轻时就是个纨绔子弟,喜爱声色犬马,嗜好赌博,一度欠下巨额高利贷,要不是梅洛克一族家大业大,换了其他小本经营的家族早就被他败光了。

  祖父科尼利尔斯生前就严禁他插手家族产业,死后也没给他多少遗产,因为深知他有多么无能,十有**会把财业败光,但米勒斯本人没有自知之明,他对小安迪的父亲心生不满,认为自己才是应该继承祖父的帝业帝国的人。

  “米勒斯这个人没什么本事,十足草包一个,但他认识的猪朋狗友之中,也有几个老千出身的诈骗狂,那些人倒是一肚子坏水,指不定是他们掇拾米勒斯收卖医师劳尔,对原主下毒。”

  排除米勒斯·梅洛克之后,第二个最大受益人是祖父科尼利尔斯的“义子”胡安赛·查德,他是祖父晚年时期收养的一个友人的孩子,胡安赛出身贫寒,却极为上进,他对于经营的理念完全是学自祖父科尼利尔斯,作风强硬,手段狠辣,他与年纪更轻,小迪安的父亲卡尔·梅洛克算是梅洛克家族的铁路经营进一步扩张的大功臣,也是祖父的左右手之一。  胡安赛在商业路线上采取的是老祖父科尼利尔斯的冷血路线,他精于算计,有时候也不在意使用一些灰色手段,威逼利诱,用恶意收钩的方式兼并私营的铁路公司,并且垄断了当时最火爆的煤油行业,煤油与石油的双重垄断使得梅洛克家族大发利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