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治丧(一)-第3/4页
李金来和李金旺都已派人去通知四个孩子回来呈孝。但是由于路途远,孩子赶夜路也危险,只能明到家了。
当晚上进行了晚祭。院子里搭的临时帐篷里生起了火炉子,挑起了气灯,所有帮忙的人和亲友都留下吃席。由于气寒冷,帐篷里空间有限,只能开流水席,轮流进餐。随上随吃,随吃随走。
吃过晚饭,除了李金旺、二狗、周氏、李氏、吴妈、岳楠和几个守灵的表兄弟,其他人都散了。李金旺又和二狗商量了一会事情,也回家去了。
周氏、李氏和吴妈住在西屋的炕上。岳楠则陪着二狗和他的几个表兄弟在堂屋里守灵。堂屋里用干草打了个地铺,生起个大火炉子。吴妈已派人买了十几床廉价的棉被,虽然质量较差,但是都是新的,正好够大家晚上使用。大家简单地打理一下,也不洗漱,就在地铺上伴着李老实的尸骨而卧,轮流值守。李二狗由于通沥道周,体内真气充足,几不睡也毫无困意。他的几位表兄弟受各自的父亲嘱咐不要贪睡,但是困意来了哪里挡得住,他们大多还未成年,正是能睡的年龄,还没到子夜一个个便困得哈欠连,只好轮流一人值班,其他人尽皆睡去。
翌日,刚放亮,帮忙的人就已经就位,唢呐班和厨子也来了。由于李老实没有女儿,李二狗也想低调一些,就只请了一个唢呐班。由于气太冷,就在院子外面围了个塔塔火,唢呐班就围着塔塔火坐吹。
哀乐响起。
李二狗披麻戴孝,行了叩礼。然后是他的几位表兄弟呈孝,再然后是帮忙的族中晚辈呈孝,均行了叩礼。
早祭完毕,众人用过早饭。李金山在院门的外墙上贴了讣告。
讣告:
今有我村村民李老实,因工伤不幸去世,享年四十有八。经本村治丧委员会研究定于农历十一月廿四日在家中举行悼唁仪式,并于十一月廿五日上午葬于村北祖茔。望各位亲友届时参加。
谨此讣闻。
李家村治丧委员会
农历甲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上午九时许,昨为李老实定的棺材被送到了村头。李二狗带领唢呐班将新棺接回堂屋。
然后进入入殓环节。
几位老人先在棺内铺了火纸,整理好李老实的寿衣,安放好他的骸骨,布置成人形,又在空的地方,用火纸填实。整理好衣冠,放入五谷、木炭、雄黄、生铁等镇物和打狗饼。让李二狗和李氏看了最后一眼后,就上盖封棺。棺头放凉头饭,点起了长明灯。李氏又扶棺哭了一阵。李二狗在棺前行了九叩大礼。
在院子大门的左侧,打起了招魂幡。由于李老实的死并不是在家中寿终正寝,而是在他乡死于工伤,又因为死的时间太长,因此需要在幡下设祭招魂。招魂的供桌摆在院子的大门口,唢呐声停。
祭曰:呜呼!吾父魂归兮,悉聚其幡。莫辞路遥兮,道阻且艰。诸神相送兮,越岭翻山。祖灵护佑兮,一路平安。儿等迎引兮,复归家园。琼浆一壶兮,愿尝其甘。
祭毕,在堂屋的门口搭起了灵堂,灵堂内的供桌上摆了猪头三牲和果品。李老实和刘氏的遗像分左右摆在了供桌中央,遗像上挽着黑纱。
李金山用白纸写了挽联。
堂屋联:魂魄已眠松柏下,音容犹在泪光中
灵堂联:悲泪长流斑竹上,哭声哀绕白云间
院门联:苦命一生,撒手永抛家室累;沉冤十月,归魂犹望子孙贤
上午十时许,订做的纸马和纸轿送达,李二狗带领唢呐班迎回灵堂,两匹高头大马立在灵堂的两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