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还能牛得过朱熹?还能牛得过王阳明?-第2/3页



    李纲等三位老夫子,以及东宫的属官,整整齐齐的跪坐在下首,仿佛一群正在听课的学生...

    包括长孙无忌等人,全都一脸凝重的盯着石板看!

    只有李承乾,坐在最后边,百无聊赖的抠手指头玩...

    什么鬼?!

    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大家看,由茶叶所衍生出来的贸易,不仅仅可以养活百万岭南子民,还能够辐射整个西域之地!”

    “由岭南出发,建立马帮马队,经蜀中直吐谷浑,直至吐蕃!”

    “这条路,柳某命名为‘茶马古道’!”

    “此举,也正是戴圣所着《礼记?大学》中所言的格物致知!”

    “先贤教诲我等之言,并不在读死书,而在于明白其中的道理!”

    “若读死书,读一辈子又有何用?”

    “无法利国,亦不可利民,枉费此生!”

    “再太子,若不知民间疾苦,更不知,钱财是从何地而来,又怎能处理好朝政?”

    着着,那些东宫属官的脑袋,越垂越低...

    这个时代,读书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讲理。

    不为别的,只因为,柳叶的有理...

    这番观点,其实是到了南宋时期的朱熹,乃至到了王阳明时期,才有出现的论调。

    也就是所谓的‘致良知’、‘知行合一’。

    李纲他们再牛,还能牛得过朱熹?

    还能牛得过王阳明?

    王阳明可是号称,最后一位圣人!

    跟他比起来,李纲他们几个,还真就连根葱都算不上...

    李纲呆呆的看着石板,随即慨然而叹!

    “原来,老夫就是读了一辈子死书...”

    “不可利国,亦无法利民,老夫枉读圣贤书!”

    他缓缓起身,冲着柳叶拱手道:“还要多谢柳先生,及时点醒老夫!”

    “否则的话,老夫非得把此生余光,全都耗费不可!”

    陆德明和孔颖达脸色复杂到了极点。

    本来就是这么回事!

    刚才还教训人家,人家不务正业。

    现在倒好,被人家一番话得,羞愧到无以复加...

    关键是,人家的确实有理!

    “父皇!”

    这时候,李承乾的一声惊叫,让众人全都回头看去!

    “参见陛下!”

    “参见陛下!”

    众人齐齐行礼。

    李纲苦笑一声,有些踉跄得来到李二身前。

    “陛下!”

    “老臣无德无才,怕是无法教导太子殿下了...”

    “怪不得前隋太子和隐太子,会误入歧途!”

    “原来,是老臣错了...”

    “陛下!”

    “陛下?”

    他连着叫了好几声,李二都没什么反应。

    此刻,李二正死死的盯着石板,一动不动,表情格外精彩!

    就好像,在地上捡了一块金子,被人抢走了,还没追,一扭头发现一块更大的金子!

    过了足足三分钟!

    他艰难的,把目光从石板上移开,看向柳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