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谣言-第2/3页



    范仲淹,晏殊,吕夷简,当然,前两者是绝对不可能的。

    晏殊和范仲淹是刘轩的好兄弟,而且还眼巴巴地馋着这酒肆生意,绝对不可能。

    可刘轩和吕夷简虽没有什么交情,但每次见面,都能够感受到吕夷简的态度。

    不巴结,但也不可能做出这般行为。

    张士逊想了又想,好像根本没有人能够满足要求。

    “诶,殿下,这风韵楼下官有所耳闻,但也不知道这幕后老板有这么大的权势,甚至老夫连此人叫什么也不清楚。若真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对手,殿下还是得心为妙。”

    “谢张大人关心。”

    刘轩拱手致谢。

    张士逊摆了摆手,继续道:“听这几日,殿下已经遭遇了不下两次的刺杀,可否告知下官,是因为什么?下官也好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做出相对应的安排。”

    “无妨,想来之后不会有了,吐蕃杀手一事,我还请张大人帮我一个忙。”

    “但无妨。”

    “明日早朝,上奏官家,出兵吐蕃。”

    “什么?!”

    张士逊睁大双眼,拍案而起,不可置信的看向刘轩。

    “殿下,你应该清楚当下大宋的经济状况,下官敢,绝对不可能再支持一场大规模战争了!”

    可刘轩回给张士逊一个坚定的眼神。

    “张大人,你只管上书便是,银钱之事我与官家已经想出办法应付。”

    听到此话,张士逊还是有些疑惑,脸上露出犹豫不决的表情,他慢慢坐回到椅子上,阴沉着脸,看向刘轩问道:“殿下,您应该知道,老夫之事个府尹,这事上可能没有权力表请官家。”

    “不,只有你有!枢密院都没有资格!”

    “难道?”

    “对!”

    出兵吐蕃需要一个由头,自古以来都没有出师无名的战争。

    而这个由头,便是今早的刺杀。

    都城安危,由开封府负责,便是那所谓的军巡使。

    因此,这个由头只能由张士逊在早朝的时候提出来。

    虽然刘轩已经有几日没有见过赵祯,但刘轩很了解他,此时定然已经着手安排保险的事情,这出兵吐蕃也该是提上了日程。

    和聪明人话就是不用那么累。

    简单几个字,张士逊便明白了刘轩的意思。

    随即,张士逊点零头,道:“明白了,明日下官会上书官家,枢密院那边定然会通过下官的表请,殿下心意下官明白,绝对不能让大宋的好儿郎白白牺牲。”

    “嗯,时间不早了,我还得去一趟皇城司,风韵楼的事,张大人还需多多关注。”

    着,刘轩起身。

    “下官送殿下。”

    两人亦步亦趋地走了府衙,直到府衙门口。

    “殿下,今日的事,还得多谢殿下了。”

    这话刘轩当然知道是什么事情,定然是关于包拯的事。

    张士逊在刘轩离开之际,提出来,并不只是单纯的感谢,也有提醒刘轩的意思。

    提醒他不要忘记了。

    这可是张士逊最得意的门生,上心也属正常。

    刘轩含笑回道:“定不会忘记。”

    完话,两人互相拱手一拜,就此别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