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再遇,emo
    
    8月21号,赵莉不得不带着赵斐然踏上了回海市的火车。
    这一次,找了火车站的老唐,仍旧是买了两张软卧票。
    可和保民送赵莉和斐然上了车,把行李放好,不等两句话,又进来两个人,其中一个可认识,是她和王绣去海市时遇上的那个年轻人施磊。
    可很活泛,掩下心中的异样,笑呵呵打招呼:“叔叔好。”
    “咦,是你呀,……可可?”施磊笑着回应。
    “吴可。真是巧了,又在火车上遇上叔叔。”
    “不巧,不巧,我们的工作经常出差,一年有半时间都是在火车上过的。”施磊旁边跟这个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比施磊更开朗,笑嘻嘻地搭话。
    可笑着叫叔叔,从书包里拿出一捧脆枣送给两人,又很热情地攀了几句近乎,就自然地下车离开。
    赵莉自然要送他们下车,远离了那间软卧车厢时,可拉着赵莉走在后头,悄声对她了几句,就那俩人可能是有关部门的,让她路上话做事有所保留。
    怕赵莉太紧张反而出错,可没有的太严重,交待两句就下了车。
    站在车下送火车启动离站,可才跟着保民表舅出站回家。
    坐在拥挤又颠簸的公共汽车上,可没忍住感叹道:“什么时候自己买车出行就方便了。”
    她就是随口感叹一句,却让王保民震惊到瞠目失笑:“你个丫头,心是真大啊!”
    前座的一个中年男人也回头看过来,笑道:“丫头志向不,好好努力。”
    可暗暗叹气,到底没忍住了一句:“外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车啊,也没什么了不得,咱们国家很快也能实现的。”
    这话一出,更没人信了,都觉得是个不谙世事不知高地厚的丫头,随口发发宏愿呐,毕竟,多少孩子都嚷嚷着长大要当科学家、要当将军、要当什么什么伟大的人物,真正实现的有几个呢?
    众人笑笑,没有缺回事儿。
    保民却多少有点儿听在心里。
    等下了公共汽车,保民骑着自行车带着可往家走时,他终于忍不住问:“外国真的那么好吗?”
    可正在想赵莉在路上,有没有出什么事,猛地听到保民问出这么一句,她没能反应过来,随口道:“就那么回事吧。”
    保民默然许久,半又道:“可,你是从哪里知道外国的事儿啊?”
    这回换成可沉默了。
    好半,她才道:“你知道我在学外语吧?学会了外语,就能听外语广播,能看外文书……嗯,我去了海城的大书店、图书馆,里边有许多外国书、刊物和报纸,那上边都樱”
    “……他们那里是不是实现了‘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啦?”保民问出这么一句后,自己先笑了。
    农村的社员们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他们能够向往的好日子就是‘电灯电话楼上楼下’,但他自己也是去过海市的,也亲身体会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
    想实现,哪里需要去外国,只要努力到大城市生活就好啦。
    可微微眯了眯眼睛,却道:“不知这个。这些,早在三四十年代就在一些发达国家实现了,四五十年代,发达国家的汽车已经大规模推广,许多家庭拥有自己的汽车,让出行更方便。种地不再用牛和骡子这些大牲口,换成了大型的农业机械。翻地、种植、收获,全部由机械化作业完成,一个农民就能管理几百米的庄园。”
    可着着,住了嘴。因为她发现,保民表舅沉默了,没再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