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麦收麦收-第2/2页



    不过这场景,可纯属听,她是不敢吃的,连看都不敢看。那画面,她想一想都头皮发麻的。

    保民在院子一角倒腾他的蘑菇基质。

    可好奇地问:“民表舅,不是封一段时间吗,咋又捣鼓上了?”

    保民抬起手,眉头皱着:“气热,湿度太大,我怕腐熟过了。”

    基质堆制,主要是发酵产热,让营养更容易释放。但这个堆制对温度和时间是有要求的,持续高温时间过长,堆出来的就不是蘑菇基质,而成了肥料了。

    可笑呵呵地挥挥拳头:“民表舅加油!”

    她转身继续溜达,走了几步突然停住,回头问:“湿度高几了?”

    麦收季是初夏,虽然气温度高,湿度却往往并不高。

    保民正在发愁这事儿,立刻道:“三了。”

    可的眉头也皱起来了。

    连续湿度过高,很可能是下雨的征兆啊。

    她抽空出了后门,上网搜索77年的气记录,但却发现,网上能够查到的只有前新世纪的,没有70年代的资料。

    没办法,她只能上网搜气知识,又网购了气预报的工具,开始尝试自己判断气变化。

    同时,按时收听广播电台的气预报,哪怕这个年代的气预报准确度有限,哪怕这个年代的气预报范围比较宽泛。

    她检测了两,并且听到气预报本地可能有短时间雷雨大风时,拉着王绣听了。

    王绣一听要下雨,根本坐不住,这可是事关整个大队口粮的大事儿。

    她顾不得做了半拉的饭菜,就往大队部跑。

    可有些忐忑地看着她的背影,生怕奶奶被人笑话而难堪。

    却不想,王绣去了没多会儿,就笑呵呵地回来了。

    “奶,咋样?”可问。

    “下午就开镰!”王绣爽快地给了答案,又补充道,“我去时,咱们村里两个老头子先到了,是他们看气不太对,宜早点儿下手割麦。”

    “老头子?”可有点儿懵。

    王绣笑笑,坐到灶前继续烧火,一边道:“都是种了一辈子地的,看吃饭,时日久了,总能看出些门道来。”

    可瞠目,半晌不出话来。

    她还是轻忽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而且,现在70年代,大多数人都关心集体财产,或者,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看到庄稼被糟蹋,因为,那些是他们的口粮,被老爷糟蹋了,他们就要挨饿。

    很残酷。但很现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