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非卖品,老酒



    结果,可这自封的大聪明没当多久,中午吃饭时,得知可两人去照相了,还是黑白相片,田弟立刻推荐,他知道一家照相店能照彩色照片。

    起这个来,田弟还有点儿兴奋:“那家的相机胶卷都是从国外买的,价格也贵,照一张相五块钱呢!”

    这话一出,别保民,连赵莉都吸了口冷气。

    五块钱!要知道这会儿的精白面粉一斤还不到两毛,五块钱能买一百斤白面了。

    可发现,她来到这里不过一年,就已经被同化,衡量标准已经从之前的‘买几个平方’,换成了现在的能买多少斤面(米)了。

    果然,保民懵懵地念叨:“能买百十斤面了,够吃几个月……”

    这回换成赵莉笑了:“吃不了几个月,青壮劳力的话,一能吃两到三斤面,一百斤也就够吃一个月的量。”

    保民一下子就想起,在家时,他们兄弟俩加老爹吃饭,老娘两蒸一回干粮,每回蒸干粮都念叨‘半大子吃穷老子’。

    由此,他又想起自家兄弟四个住在姑姑家里,姑姑和表嫂为他们做饭也是够累的,他摸摸头,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

    下午没事儿,田弟带他们去逛街,原定主要是友谊商店,因距离不远,可又好奇,就去了趟彩色照相馆。

    照相馆很醒目,隔老远就能看到橱窗里悬挂的大幅彩色照片,相对还原的彩色照片,清晰自然,在这个年代非常新奇,夺人眼球。

    来都来了,赵莉狠心付了十块钱,照了两张相。一张是他们四个饶合影,还有一张是应可要求,赵莉和可母女的合照。

    这个照相馆虽然能照彩色相片,却没有自动的彩色冲印机,冲洗照片还是纯手工,要隔几才能取片。

    田弟直接把票装进了自己口袋:“等取了照片我给你们寄过去。”

    可立刻把上午的票也给了他,一事不烦二主。

    友谊商店,是针对外国友人和华侨的商店,售卖的不仅有国内的优质产品,还有许多这个年代很稀缺的进口商品。

    走进友谊商店,可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家电专柜,黑白电视、彩色电视都有,还有录音机,当然也有照相机……

    可走过去仔细看了看照相机的型号,发现都是相对专业的调光相机,大概这个年代,那种俗称‘傻瓜机’的卡片机还没流行吧。

    田弟没觉得一个七岁的姑娘想买相机,不过是觉得刚刚照了相,姑娘一时感兴趣罢了。

    他笑呵呵道:“这东西要是买回去,你还得建一个冲洗照片的暗房,还要买冲洗相片的药水和设备。在这里画几百块,回去你还差不多要画半个相机的钱才能置办齐全。”

    可朝他笑笑,“那还是算了,太贵了。”

    她买相机也没想着自己冲洗,不还有秦乐同学嘛。

    21世纪虽然数码相机大行其道,但胶片机也没有完全退出舞台,而且,许多冲洗店还在营业,胶卷拿去给他们洗就好了。

    见赵莉三人只看不买,田弟笑着建议:“要不买台电视?我换了侨汇券的。”

    赵莉笑着摆手:“没通电呢!”

    田弟还能啥?没通电,所有电器都可以排除了,能买的也就是吃的喝的布料毛线……

    但这些,可都不稀罕。赵莉也没有太大兴趣。

    田弟看着三人如此表现,只当他们带的钱不够时,还想委婉地一声,他带了钱的,有什么喜欢的尽管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