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元宵夜打灯盏



    吴老大家的破烂事儿,吴家人没有人想多理会,不过是,都惋惜吴豹那孩子罢了。

    范大鹅是初六来吴家上课,初七,保群保众也正式回归,吴家课堂恢复正常作息,上午赵莉给孩子们讲课、做题,下午干活、自由活动,晚上再讲课、做题,日子过得非常充实。

    过完春节,仿佛春一下子就近了,山中的积雪开始融化,连吹在脸上的风都没了腊月的冷硬,变得柔和起来。

    王绣和可照旧隔三差五去后门,打的是挖冬荠材旗号,至于带回来些什么,只有她们娘俩知道,一般进了后门就直接放进后院放农具的仓房。

    那个的屋子,都快成了娘儿俩的专用仓房,农具反而大多被挪到了种植蘑菇的棚屋里去了。

    元宵节前,赵莉又跑了一趟县城,直接带回来三块手表和两张自行车票。

    这是范老太替人要的,一个是她哥哥家娶孙媳妇儿,两个是范明武的战友要的,都是先把钱送了过来。

    其实,可网购了十块手表,留了一块给赵莉,剩下的六块给了黑市,作价一百,另外要了自行车票和工业券。

    忙完这一单,可和王绣也就暂时歇下了,过完元宵就要开学,另一边的秦乐也提前回了城,不仅仅因为开学,那子一个寒假倒卖山货又挣了一笔,烧包的定了日韩五日游,急不可耐地要去北海道泡温泉了。

    赵莉这一次从县城里带回来的,还有十来个灯笼皮。

    所谓的灯笼皮,就是竹篾子编圆筒状,糊了一层薄薄的毛边纸,纸一般是红色的,或者粉红色,有的还绘有花鸟图案。

    保民和保军看到这个,笑嘻嘻地去后院寻了块薄木板来,用锯子分割成十多公分的木板,再用铁钩子在木板上烫两个孔,穿入铁丝,就形成了一个灯笼底,罩上灯笼皮,才是完整的灯笼。

    想要点亮时,在木板上插一截蜡烛,就可以了。

    可第一次见这种灯笼,也很喜欢,还跑去拿了她偶尔买的香薰蜡烛,又矮又胖,固定在灯笼底上特别牢固。

    元宵节前一,刚擦黑,范大鹅就兴冲冲提着灯笼来找可了。

    “咱们去玩儿啊,要打着灯笼过桥,过了桥不生病。”

    可不知道还有这种讲究,但很高兴去玩新鲜的,于是飞快地吃了些饭,也拎着灯笼招呼上保群保众两个表舅出发了。

    可家住在村西,与老村子隔着一条河,河上有一道砖桥。因为时间早,其他孩子还没有来。

    几个人兴匆匆从桥上跑过去,没过瘾,又嘻嘻哈哈跑回来,连着跑了好几趟,范大鹅突然道:“要是吴豹也在就好了。”

    可的笑容也是一滞,随即道:“他是个机灵的,会好好的。”

    关键是,她们几个孩子,对这种事根本没办法。

    保众不想看可伤感,突然提议:“水库那边有一道木桥,咱们去走那个啊!”

    可连忙答应着:“好。”

    范大鹅也兴奋起来,连连催促:“快走快走!”

    所谓的木桥,其实就是两三根檩条,上边放了些杂草树枝,然后又铺了些土。

    白还好,略微有些晃也不太吓人,毕竟不是什么大河,冬的河水结了冰,掉下去也不会有危险。

    但晚上,四周黑咕隆吣,踩在颤颤巍巍晃晃悠悠的简易木桥上,两边连根绳子都没有,更没有护栏……还真是有些让权寒。

    好在,保群保众两个表舅还是靠谱的,他们一前一后护着可,一步一步走过了简易木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