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分糖和秋千



    太姥手脚麻利地拿糖给可冲糖水,一碗。

    可瞟见狗子暗暗吞了吞口水,差点儿忍不住笑出来。

    她向太姥姥要了个碗,把一碗糖水倒成两份,推给狗子一份:“一起喝。”

    着话,王绣也拎着篮子进了家门。

    太姥爷大着嗓门嚷嚷:“你回来就回来,带啥东西!”

    闺女命苦,年轻守寡,好不容易把儿子养大娶了媳妇儿,儿子又没了。就娘儿仨过日子,肯定困难。

    “爹!”王绣笑着喊了一声,“也没啥,就是给你和娘带零儿吃的。”

    “快进屋,你娘在屋里呐,我去找人喊你哥哥嫂子。”老爷子着话,背着手大步流星地出去了。

    王绣拎着篮子进屋,又被老太太教训一顿。

    王绣直接不用老太太接篮子,自己个儿拎进了东里间,把带来的东西往炕柜里放。

    可和狗在堂屋里喝糖水,听着娘儿俩在里屋里话,王家老太太接连惊呼好几声:“你个死妮子,你日子不过啦……”

    可听着想笑。

    狗儿趴在晚上吁吁地吹气,好不容易盼着糖水不烫了,捧起碗来就要喝。

    可一回头瞥见他的脏手,立刻拦住他,拉着他出门洗手。

    拽着不情不愿的狗子洗干净手,可摸出一块糖来给他,一边给他讲寄生虫的故事。

    和狗子一块玩儿的几个孩儿也跟了来,不好意思进屋,就在院子里站着看他们洗手。

    可抬手招呼他们,又把两块糖给狗子,让他分给伙伴吃。

    狗子很有气势地招呼他们洗手:“赶紧洗手,洗完手才能吃糖,你们没听见我妹妹讲啊,不洗手肚子里会生虫。”

    可顺势夸人:“狗子真厉害,一遍就记下了。你好好洗手,不生虫,我下回来还给你带糖吃。”

    五六个孩子,两块糖,可还觉得不够分呢,没想到狗子办法多得很,拿了两半截砖头,啪一拍,裹在糖纸里的糖块就拍碎了,然后,那些孩子一人分一块,还个顶个特别满足。糖纸上有些碎渣渣,孩儿们就用手指沾着吃。

    就这,还有个子抗议,谁谁谁沾多了,差点儿打起来。

    可看的心中五味杂陈,这里的孩子、这里的人,日子都过得太苦了。

    自从来到这里,她先是忙着熟悉适应环境,然后就是后门生变,现代、古代两个时空交错,也没有让她生出太多的想法,她只想改善自己家的生活条件,让奶奶和妈妈不必太辛苦。

    但是今,看到这些孩子,看到淳朴的太姥太姥爷,她的心还是被触动了。或者,她可以想点儿法子,帮着亲戚和这里的孩子们过得好一些,至少,能让这里的孩子们吃上糖,能让这些七八岁还光着身子的孩儿穿上衣服和鞋子。

    几位舅爷、舅姥姥都在地里干活,得了消息匆匆赶了回来。

    几位舅姥姥杀鸡、择菜,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饭招待她们,几位舅爷就带着可去了村里的木匠家,给她定制书桌和书架。

    用他们的话来,可随了她便宜老爹,是个脑筋灵光的,以后上学读书是要有大出息的。

    王家庙处于山中,交通不便,受外界的影响也。不管外头什么运动,他们还是认为读书是上进之道,会读书的孩子才会有大出息。

    等可从木匠家回来,几个表舅给她在院子里扎好了秋千。

    很简单的麻绳,栓一块棉垫子,并不豪华,也不漂亮,却让可很开心,很感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