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1-第2/3页





    二零一六年,除夕夜也是如此。

    这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让孙莹莹无比烦躁,她压根听不清春晚小品里说的都是什么,也完全不懂观众们的笑点在哪儿。突然间司芃便起身,穿外套戴棒球帽往外走。

    孙莹莹一呆,这是又要去灵芝山,敢情和春晚一样,是一年一度的例行节目?于是随着出了门:“司芃,你每年都去灵芝山的庙里上香么?”

    空洞的楼道前方,随着清冷空气,飘来低低的一声“嗯。”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定安村。行人出奇的少,路面更加空旷明亮。

    孙莹莹觉得去灵芝山一点都不好玩,可她也没有更好玩的去处了。

    平时她要无聊,早就在朋友圈吆喝了。可大年三十的夜里,她想还是不要给“团圆美好”添不乐意。她又觉得其实回家也是好的,起码不用做司芃这样的孤家寡人,一到盛日都得悄悄退散,退到角落里,散到世界边缘,让人忘了也寻不着了。

    两人走到黑黝黝的山前,看到公园大门两侧的树梢上挂了许多的灯笼,红灯昏暗,映照出下方更加黑黝黝的拥挤人群。

    孙莹莹更不想挤了:“妈呀,去年都没这么多人。”她拿手机看时间,“还不到十点。你说这头香有什么好抢的?”

    司芃不言语,默默地挤进人群,挤进山门。

    人高且瘦就是好。摩肩接踵的人群里,孙莹莹眼看着司芃在缝隙里流畅地转身挪步,不一会儿就上好几个台阶,便懊恼小时候家里太穷,导致她营养不够,这海拔愣是没有窜上去。

    这一路两人见缝插针,能往前挪一点是一点。年轻还是占优势,过了十一点,终于挤过庙门。

    庙门后面是宽广的庭院。今晚来得早的香客,已围着这庭院里里外外排三圈队伍。两人挤到最里面的圈子。到这里,再也没什么可挤的了。

    也不是马上就能上到香,还得等。

    孙莹莹好奇地打量,庭院中央有高台,台上有亭,亭内有大钟。去年她来时,还没这钟。她不是本省人,也不知道本地过年的习俗。

    司芃低声回答:“撞钟祈福。”

    以前的灵芝山寺并无名气,香客多是本地的老派传统人家。大年初一的早上上山即可,无需排队,随时来随时上香。不知从哪年开始,也兴起除夕夜里“抢头香”的活动,人是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旺。

    灵芝山寺就这样成了旅游景点,也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学那些有名气有底蕴的寺庙,开始搞祈福法会。

    山顶灯光稀疏,众人头顶是广袤幽深的苍穹。

    许是这深夜里的寺庙给人肃穆与庄严,更是接下来的仪式给人安宁与期盼。庭院里已挤进数百人,都没什么大的声响。有人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静寂与无聊间,下起毛毛细雨。人群中也没什么骚动。

    司芃心想,挤到这院子里来的,有多少是信徒?又有多少只期盼能抵挡厄运?

    视线转向大殿,殿内禅香馥郁,数十法师齐诵经咒,梵呗悠扬。

    她想起年幼时来过的灵芝山寺,那时可没有今日的盛景。那时的新年,对日复一日不是修行就得劳作的僧人而言,也不过一个平常日子。

    玩手机的孙莹莹抬起头四处张望,然后顶司芃胳膊:“哎,有人在看你。”

    司芃懒得拉高帽檐。孙莹莹说:“你就不想知道是谁?”

    “不想。”

    “我就说你怎么会看上他,原来如此。除夕夜都不在家好好呆着,深更半夜跑庙里来。这都能偶遇,也是缘分不浅。”

    司芃这才抬起头,靠近寺门口的人群密度最大,尚还在以极小的幅度往院内推进。紧实严密的队伍里,凌彦齐穿着浅灰色立领大衣,比周围的人都要高出一截。鹤立鸡群,难怪孙莹莹一眼就看见他。

    他也看见了她。两人视线交汇,他微微一笑,目光却不错开。

    司芃还不习惯被人这样毫无顾忌地盯着看。她收拢衣襟,专心看脚下的青石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