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惠川大集(下)(求五星好评!)



    如果现在要是有无人机在空上面看的话,就会看到,无数条通往惠川县县城的大路路上,人头攒动。

    惠川县就像是一颗心脏,大路路就像是血管,人们就像是血液,不断的涌向心脏。

    清晨七点,惠川县中央大街上摆满了摊位。

    有卖草帽的,有卖荆条筐,簸箕的,有卖用高粱穗子炮的笤帚,扫帚的,有卖盖帘和浅子的,有卖柳木铁锹把的!

    还有卖鱼虾的,自己院子里种的蔬材!

    当然,最多的还是卖麦芽糖的摊位,沿着中央大街摆成一条长龙。

    县委大院的喇叭正放着革命歌曲——《众手浇开幸福花》

    “千朵花呀万朵朵花儿,

    比不上那红色的幸福花,

    千年哎万代呀开不败,

    岁岁长来月月发,

    月月发~

    花香香在心里头,

    花红红遍社员家~”

    曲调明快,朗朗上口的歌曲重复播放,既振奋人心又渲染气氛。

    人们挤挤擦擦的大街上走着,看着,挑拣着。

    不时就能听见有老乡互相打商量。

    “老哥,我看你这草帽挺好,我这还没开张,能不能用我这个浅子跟你换?”

    “咱这浅子用的是白高粱杆,粗棉线勒的,倍儿结实,你就使去吧!包你十年二十年用不坏!”

    “行!”

    两人成交,一顶草帽子换了一个浅子。

    这种情况不时的发生着,有用黑鱼换铁锹把的,有用荆条筐换笤帚的。

    李向东正好碰见正在视察的刘东来,刘东来招招手,“你们大队卖点啥?”

    李向东眉开眼笑的,“刘叔,你看多热闹啊!我们大队卖做鱼罐头剩下的碎鱼,麦蒿籽油和各种糖。”

    “嗬!准备大显身手啊!你们大队卖的这些东西可都不便宜!”

    王福根皱眉道,“可是现在看,大家都是以物换物,没多少人真掏钱买东西。”

    李向东看王福根忧心忡忡的样子,安慰道,“王叔,单靠咱们县的社员,购买力肯定上不去!咱们得等大主顾过来!”

    王福根看向刘东来,“大主顾?”

    刘东来胸有成竹的点点头,“外县市的人,赶过来还需要点时间。”

    李向东补充,“等石油厂的人下了班来消费,他们有钱!”

    王福根哈哈一笑,“书记和向东神机妙算,我就等着了!”

    果然,等过了般半,中央大街上的人骤然多了几倍,刚才无人问津的麦芽糖摊子前都是问价的人。

    李唐这边,还找了好几个嗓门清亮的媳妇在摊子后边吆喝!

    “大家看一看,瞧一瞧,惠川特产,李家坡鱼罐头!一样的品质,一样的好吃,价格便宜一半喽!”

    “买鱼罐头送五彩玻璃碗!大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李家坡鱼罐头,热油炸的透透的,八角花椒酱油放的足足的,闻一下,香迷糊!吃一口,香个跟头!”

    三个媳妇,轮流上,喊累了就歇一歇,这词还是李向东给想的,深得后世广告词精髓。

    这么一喊,还真有人过来问。

    “这是供销社卖的那种鱼罐头?”

    “嗯呐呗!如假包换,我们就是厂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