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君



    养心殿外,满朝臣公都跪在地上,静静的等待着养心殿中的消息。

    此时已经没有人再去议论,叶小碟是否真的有代天子道的资格,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眼前的这座养心殿中。

    虽说唐王陛下的身体,大家早就心中有数,但真的有这么一天道来的时候,所有人的内心,还是会缠上一种强烈的不安。唯有跪在养心殿外,心中的不安才会少一些,内心也平静一些,什么都不用思考,只需要耐心的等待。

    对着这些尝尝下跪的臣子来说,他们的膝盖早已经磨炼的如钢似铁,但等待毕竟的煎熬的。烈日当头,有人忍不住抬袖子擦了擦汗,然后周围的人也都学着样子默默擦汗,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发出任何声响。

    养心殿中,唐王躺在龙塌上,太子李君和蒲公公侍奉在一侧,太子妃章天泽端庄的站在一旁,随时准备上前,再远一点的位置,诸多太医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朕的身体,朕自己清楚,与太医们无关,切勿在造杀孽。”

    唐王躺在龙塌上,说话的声音有些虚弱。

    李君涎点头称是,手掌一抬,那些跪在远处的太医们一个个如蒙大赦,连番叩头退了出去。

    唐王满意的点了点头,但却因为身体的原因,还没开始,便生出了粗重的喘息声。

    轻轻的看了蒲公公一眼,后者会意,悄悄的退到了门边。

    “你说的可是真的?”

    唐王看向李君涎,眼神中的询问有些急切。

    “刚才王太医已经给天泽把过脉了,确实无误。”

    李君涎躬身在唐王的身边,恭敬的说道。

    不远处的章天泽也是羞红着脸,微微低头。

    “好,你们先下去吧,朕有话跟太子说。”

    或许是因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唐王的面色也红润了不少。

    章天泽静静的跟在蒲公公的身后退了出去,自己来此的用途已经达到,也就无需再留在养心殿中。

    李君涎站在龙塌一侧,努力控制自己呼吸的速度,好让周围保持安静,不显得急促。

    回光返照,看着自己的父皇,李君涎脑子里只有这四个字。当了二十年的太子,李君涎知道自己期待的一天总会来临,但当这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李君涎的心中又是五味陈杂。

    “不必担忧,人总是会长大的,在太子的位置上你已经做的很好了,相信在龙椅上你也不会比我这个当爹的差到哪里去。”

    知子者父母,这或许是所有家庭的共同性,所以养心殿中的夫子二人,并没有找什么由头作为谈话的开端。

    看到李君涎站在一旁还有些局促,唐王笑了笑,便先开口说话。

    “想来想去,朕死之后无需传召,太子继位即可,所以也就剩下了些功夫。”

    “你继位之后,要大力提拔王玄策、陈庆之和冷清这些年轻将领,也要权衡慕容臣和公输盘这样的文臣,至于文崇焕,你就当他是一面镜子,那个愣头青,到老了也不知道收敛收敛自己的脾气。”

    提到一些老面孔,唐王难得花费一些力气笑了笑。笑过之后,语气平缓,字句中杀伐摄心。

    “李功秋不得不用,也不可再重用,因为除了屁股下做的这张椅子,咱们已经没有什么好封赏给他的了。朕死以后,在外的权臣必定会回来,到时候如何分散他们的权利,又要报大唐边疆万无一失,那就是你要考虑的问题了。朕只能建议你,若有机会,就杀了李功秋,但一定要善待李茂功,毕竟他们那一脉,为李唐的江山流了太多血。”

    说着话,唐王轻轻的咳嗽起来,拒绝了李君涎奉来的香茗,唐王继续说道。

    “好在李茂功无心权贵,在武当山挺开心的,但越是这样,越是不得不防。以后若是有机会,你给他在武当山开宗立府也没有关系,但一定要防着,这世道最难测的是人心,李功秋手下的那些将领现在不认可李茂功不代表以后不认可。”

    提到李茂功,唐王不由的想到了他乖张的性格,然后便笑了出来。

    沉吟了一下,唐王再次缓缓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