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樊楼对(中)



    “太师大人,尽管考验学生就是了。”

    “如果,本官只是如果。本朝管家真的按照你的那样做了,你我们大启的寿元能达到多少?”

    “学生认为还是难过900年。”

    “为什么这样?”

    “因为这是一个王朝的生命期限。”

    “可有办法突破?”

    “有,但也没樱”

    “为什么这样?”

    “学生不敢。”

    “了那么多了,你现在又不敢了,本官命令你,本官也不怕告诉你,就你刚刚的那些话,就已经足够朝中的大臣把你撕成碎片了,如果后面的话你不,现在我就被那些话告诉朝中的官员。”

    “嗯,好吧,突破一个王朝的生命期限,就是没有皇帝,或者没有皇权。至于皇帝有没有倒也无所谓。”

    “为什么皇权是导致国家没落的原因?”

    “一个王朝的衰落是有一个过程的,自秦始皇一统中原之后,下的形势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争霸90年,最后三家归晋,五胡乱华之后就迎来了隋唐盛世,这都是为什么呢?一个皇朝的灭亡有很多的原因,但有一个原因绝对不能忽视,那就是农民起义,除了晋国的八王之乱外,秦衰败的开始就是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汉衰败的开始也是黄巾起义,隋朝的瓦岗起义,唐的黄巢之乱彻底断了唐的最后一口气,反而您看战斗时期,农民起义的问题就了很多,这是为什么呢?”

    李星群继续:“那么我们就要一点点梳理中间的关系了,在学生看来,这是生产资料的改变,通俗点就是土地兼并,随着一个朝廷的发展,大量的土地被那些官员给兼并了,百姓没有地吃不起饭,为了活下来那就只得造反了,造反的人多了,一个王朝的权利下放,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那为何偏偏是在900年这个时间点?”

    “因为这还是和生产资料有关,建国之初就很多未耕种的土地,相对稳定的环境,人口开始慢慢增长,增长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一个王朝的土地没有办法养活那么多人之后,加上灾的变故,那么自然而然的就会发生农民起义,这里就要一句我们大启政策的优点,把那些灾民的招募成士兵,减少了流民的产生,某种程度还给了灾民饭吃,但是这些都是有限的,如果真的大规模出现灾民,那大启有多少的部队了?如此多的外围部队,那武将是不是也算增强了,那时候他们又成了藩镇了。”

    “哦,那我们增加粮食收入,从海外大量买进粮草,据本官所知,我们从占城获得的稻谷,甚至在江南地区可以一年三熟,想来养活新出的人民,应该不难?”

    “目前来当然不难,那以后呢?任何东西都是有一个极限的。只要粮食足够,那么人就会不停的生,人口基数到达了一个程度之后,还是会有造反的可能。”

    刘沆眼中露出一丝狠色:“那就把那些贱民送给北齐。”

    贱民?这就是朝廷官员对百姓的真实看法,李星群感觉自己不应该在这里,自己好像听到了不该听的秘密了,李星群拒绝:“这绝对不可以,做这样的事情,一旦被人发现了之后,会被其他国家攻击,到时候我们失去了民心。”

    “那你应该怎么办?”

    “嗯,这也要改革。”

    “又要改革。”

    “那就是让百姓脱离土地这个仅有的生产资料,这也是现在大启的趋势。”

    “你的意思是现在大启的土地兼并非常严重。”

    “外地还好,这四京之地好的耕田可能早已经是那些达官贵饶私土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