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那是,年少的执着吗?!



    大宁府郑

    夜冷星寂。

    空旷的大殿中,朱权和方世丰相对着,沉默着。

    不能帮的三条理由已经讲述完整,朱权有些颓唐,他调整下坐姿,开口发问:“李定国乃本王的嫡姐宁王公主的儿子,乃本王的外甥儿,他来哭诉请求本王,与情上,本王当出手相援否?”

    这是他的第一个问题。

    不等方世丰回答,他继续。

    “不管宣国公犯了何种罪过,他已七十七岁高龄,父皇此时杀他,就是除杀功臣,在此时会造成微妙的想法,朝臣会怎么看待父皇,在后世,子孙会怎么看待父皇?与理上,父皇身担骂名,儿子岂能袖手旁观?”

    他认真的盯着方世丰,看看他有什么解决办法。

    只看见他白净的脸上,眼皮抬了抬。

    带一些瓮声的语调开口。

    “殿下的想法是出手还是不出手?”

    他直接直指问题的核心。

    “若是殿下不出手,那这些就可以当作不存在,李将军那里,下官会去处理,必使他不怨恨殿下。至于陛下声名的好坏岂是从宣国公这件事结束?!

    以下官看,陛下恐怕早有打击淮西一党的心思,宣国公不会是最后一个,难道陛下每次出手,殿下都要阻拦?!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他的话语条理分明。

    就是一一堵住朱权的理由。

    “那本王要是考虑出手呢?!”

    朱权语气淡淡。

    他此刻的心情很矛盾,他知道父皇杀李善长这件事是不应该的,或者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等李善长死掉之后,他的家族所犯何罪再处理他的家族便是。

    若是等到别人快死了还有砍了别人全家,这种事太过凉薄。

    朱权的原则是做不出来的,毕竟是跟随你打了一辈子仗,大明的建立还有人家一份的。

    历史上的大明朝,为何灭亡的时候少有出现文祥那样的忠臣。

    都是在一次次的皇帝任性中,丢掉那颗与其它合作者的心的。

    汉朝有项名传后世的话语。

    使黄河如带,泰山如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假使黄河细如丝带,泰山被履为平地,但只要国家存在,你们的子孙将与国同享富贵!

    朱权不理会刘邦到底是怎么对待他的功臣们的。

    但是这句话对社会的稳定,起到很大的作用。

    而现在他老爹朱元璋的做法,不管放在谁的眼中,就是彻彻底底的过河拆桥,鸟尽弓藏!

    而且他还知道,李善长有免死金牌,还是两次的免死。

    这样无所顾忌,想杀就杀,不讲司法程序,完全以个人意志的杀戮,身为现代饶他是完全不赞同的。

    “殿下!你如果真的要帮李善长.....”

    方世丰挺直腰身,直直的望向他。

    “那下官以为除了上书,殿下也没有其它办法吧?”

    “怎么没有?还是有的。”

    “那就没问题。看来是下官多虑,殿下早已清楚这件事情的厉害,知道即使出手也不能落入大庭广众之下。”

    他再次弯下腰,这次他身上倔强的气场不见了。

    “本王早已不是脑子一热,就冲动行事的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