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李太爷送精米



    一番诉,众人知道曾家的逃难历程,此时已经凌晨3点了。

    程顾卿催促道:“你们快去睡,明还要早起。”

    程顾卿和曾氏以及徐老三留下,喊曾家夫妻去睡觉,这么多,防这防那,想必没能安稳睡一觉。

    曾氏留下来照顾女娃翠妞,程顾卿留下来顶替徐老二值夜,让他和徐老大去睡觉。

    等过1个时辰后,村长的铜锣会响起,熬一熬就亮了。

    曾氏时不时替女娃换毛巾,担心地问:“阿娘,翠妞应该没事吧。”

    女娃今年2岁,比肥团大一个月,可身形,是肥团的一半,嘴巴抿得紧紧,时不时发出低沉的呻吟声。

    曾氏有点担心。

    二弟留下两个娃子,还有后,还有人替他烧香上坟。三弟呢?才16岁,没就没。

    又想到父母,阿爹有点老古板,规矩严,但对自己真心好,徐家的聘礼,如数珍珠地让带回去,不贪一分彩礼。

    阿娘对自己更好,软磨硬泡,劝家里人送自己去绣娘处学绣技,将来能有一技之长,在婆家能立足。

    只不过几个月,他们就死了,阴阳相隔,连最后一面也没看到。

    想着想着,曾氏偷偷拿出帕子,抹了抹眼泪。

    徐老三在一边静悄悄,搂着曾氏,没话。

    徐老三不放心曾氏,没有去睡觉,一起照顾女娃。

    程顾卿当做不知道,别人伤心落泪,有人喜欢安慰,有人喜欢远离人群不话。

    不知道曾氏属于哪种,干脆什么也不做。

    哭累了,自然不哭。

    日出东升,日子照常,准时的闹钟村长早早敲起铜锣,没有一个人能逃出他的魔掌,包括谢家人,还有后来加入的李太爷。

    李太爷是个热心肠地,一早找上程顾卿,扛了20斤大白米过来,笑着:“这些米,熬米汤,养人,给曾家三个娃子吃。”

    怪可怜的,瘦成皮包骨,年纪,一点婴儿肥都没有,脸上颧骨高耸起,穿上衣服,像挂在衣架上,可怜见人啰。

    程顾卿没有不好意思,自然地接过来,感激地:“李太爷,俺就不跟你客气了,家里缺大白米,你是及时雨,送来的正是俺们需要的。”

    李太爷乐了,见程娘子不把自己当外人,心里也高兴,开怀地:“俺们哪分你我,你们救了俺一家两次,这份恩情,三生三世也回报不了。”

    程顾卿摆了摆手,假装生气地:“什么救命之恩的,别了,再,显得生分了,俺可欣赏李太爷你了,乐善好施,肯定有福报的。”

    实话,程顾卿挺喜欢李太爷一家,做人做事有规矩,知恩图报,还懂得进退,不给人添麻烦。

    这两一起逃难,步骤和徐家村一致,从不抱怨。

    徐家村做什么,他们跟着做。一点城里饶娇气也无。

    最重要是听话,真心待人,有事事,没事不造事。

    大家相处的和谐融洽。

    然而徐家村和谢家相处,有道无形的鸿沟,大家只维持表面的客气,做个临时搭伙人。

    除了阿瞒和媛姐儿偶尔过来找娃子玩,谢嬷嬷和钱婆子卿卿我我聊。

    其他人几乎无交谈。徐家村和谢家全例行公事地安排行程。

    或许这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字面意思的淋漓演绎。

    程顾卿无所谓,徐家村也无所,同样谢家也无所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