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诸葛迎张谦 众人议封王-第2/2页



    “刘皇叔仁德布与四海,所言所行我等望尘莫及,既然刘皇叔觉得此时称帝过早,不如先晋王位,配十二旒王冕,乘六龙金根车,统摄国政,号令下。”老者见劝刘备称帝不成,又开始劝刘备先封王。

    刘备眉头一皱,倒是认真思考了起来。他环顾了一圈四周,张谦跪在地上没有所动,诸葛亮却在轻微的摇头。

    “此事容后再议,我现在要先为子让云长接风洗尘。”

    “多谢主公。”

    宴会上,关羽又向刘备请罪,让曹魏的余孽跑到了海上。

    “我所恨者,只篡汉之贼曹丕一人。既然曹丕已经受缚,余下的妇孺老幼就让他们去吧。”刘备看了看关羽张谦,并没有很在意。

    诸葛亮看着张谦,脸上带着阴险的笑容,张谦懒得搭理此人。

    “主公,如今中原已定,想必程昱一众逃亡定要经过辽东,主公可遣使问责公孙氏了。”诸葛亮道。

    刘备略作思考,便询问道:“军师有何良策?”

    虽然刘备现在兵强马壮,不怕与辽东开战,可是辽东也不是绵羊,真要动兵,恐怕损耗不在少数。

    “主公从邺城回来之时,曾带来一批公文,我从中找到了公孙恭给曹丕送粮草的罪证。主公可遣使让公孙恭给个交代。问他为什么一方面向主公称臣,却还要给曹丕支援粮草。”

    刘备点零头,公孙恭这种做法确实惹人发怒。

    “我想那公孙恭定会狡辩,是受到曹丕的威逼,不得已而为之。至于信中内容,不过是虚与委蛇。等到公孙恭上书请罪,主公便可宽恕其罪,再施之以恩,将其调回国都,担任公卿,明升其爵,暗收其爵。”

    明升暗降,这是阳谋。如果公孙恭不接受,就表明他不想与朝廷妥协,那剩下的只有动武了。

    “一旦公孙恭答应入京,我们便可将公孙氏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守辽东,另一部分迁入中原。”

    “如此甚好!”刘备要的是将辽东纳入朝廷的统治,并非要将公孙氏斩尽杀绝。

    宴席到了最后,只剩下刘备诸葛亮张谦关羽几饶时候。刘备才似醉非醉的问起诸葛亮对先前“封王”一事的看法。

    “主公,封公封王,赞拜不名,剑履上朝,加九锡,这是异姓贼子图谋篡位的伎俩。主公身为高祖之后,刘姓正宗,不需要效仿贼子,更不需经历如此繁琐的步骤。如今有了子诏书,等到时机成熟,主公只要祭祭地,祭祖祭宗,便可一鼓作气登上那九五至尊之位,这也可告诉世人,主公与那乱臣贼子的区别。”

    刘备一听,盛叹道:“正该如此!”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