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藤甲一二事 李恢不偏私



    让张谦最高心是,马良思考问题已经不局限于一场战争了。

    火烧藤甲兵会不会折寿,张谦不知道,但是对内镇压叛乱,如果过于惨无壤,一定会折损国运,王朝的气数一定会大减。

    历史上,诸葛亮征南属于迫于无奈,他没有合适的人手代替,更没有足够的时间,所以他必须用最快的速度了结,然后筹备北伐的事情。

    现在的张谦,征南也就调动了五分之一的兵力,他有足够的底气。

    别现实的藤甲兵没有演义中那么夸张,那么多的数量,就是真的有,张谦也不怕。

    “此番贼寇已经倾巢而出,从滇池来这里行军不过七八日功夫,给你们三时间思考对策,马良,既然你不赞同火攻,那就由你负责思考对对付藤甲兵的方法,如若不胜,军法从事。”

    “喏!”关平看了马良一眼,不由得替他感到悲哀,先生对马良还真是严格啊!

    “李恢留下,其他人出去,接下来几日就不要踢球了,把自己武器都给擦亮了,此战当是南中最后一战,若不抓住机会,可就没有再立功的机会了。”

    “遵命,我等必全力以赴。”

    ……

    “在下口无遮拦,险些坏了抚蛮大计,还请先生赎罪!”

    “德昂,你就事论事,何罪之有,再,若是想不到更好的法子,即便火攻之法有伤和,恐怕我也会不得已而用之。”

    李恢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是因为他先前被木鹿大王突袭损兵一事,虽然张谦没有怪罪于他,但是论功之时必然大打折扣,所以他才想着建言献策。

    “先生,这藤甲兵若论正面对抗,防御并不能超过我军的铁甲,但他强就强在轻巧灵便,遇水不沉,如遇溪流浅泽,可以藤甲渡之。”

    行军行军,重在一个行字,北方重马,南方重船。

    曹操南下为什么一定要搭建水军?目的就在于胜能乘胜追击,败则避免被人抄了后路。

    藤甲兵亦是如此,穿着藤甲,就可以轻易渡过流水沼泽,这样就可以绕到对手的背后,一旦战败,则可以迅速远遁。对手要追,要么搭建浮桥,要么绕到远处,这都是费时费力的事情。

    “先生,若是我们能将藤甲兵引到一干旱平坦之处,即便不用火攻,对付起来也不会有太多损耗。”

    张谦点零头,“有德昂这番话,我便放心了。”

    “只是这诱敌一事……”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道对方已经难上加难,更何况要让对方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

    “德昂,这便是我留下你的目的,我知道你多少已经猜测到一二,我可以准确的告诉你,你的猜测是对的,所以,你应该知道马良为什么不赞同使用火攻了吧?”

    李恢恍然,原来孟获真的如他所想,这样的话,别木鹿大王和乌戈国王只有几千人,就是让他们人数乘以十,恐怕也赢不了啊!

    “多谢先生告知,恢这就派人去查探地形,为几日后的决战做准备!”李恢知道张谦这时候告诉他这些事,就是未免他心生芥蒂。

    “不急,我还有一事与你商量,德昂觉得这益州郡平定之后,该派何人为太守为好?”

    “先生不准备委任孟获?”李恢表示好奇,虽然孟获是参与雍闿叛乱,不过他及时归降,甚至都类似欺师灭祖了,按理,封个太守并不过分。

    “孟获此番功劳甚大,再了,此事过后,难免有人起疑,他恐怕也不会想着留在这里,我会带他前去面见主公,委以重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