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与秦宓辩天 与刘璋论战



    “曹操乃大汉丞相,携王师以讨叛逆,益州王化之地,我等俱是守土之人,又为何要襄助逆贼,以对抗王师呢?”

    此人站在张松之前,乃是张松兄长张肃。

    张谦不答,只是抬头看着上面。

    众人不解,顺着张谦的目光看去,可是除了屋梁瓦片,却是什么也见不到。

    “先生莫非词穷了吗?”张肃讥笑道。

    众人也为这张肃扳回一局感到高兴。

    没错,他们不出兵不是因为胆,只是不想助贼而已。

    “先生懂吗?”张谦反问道。

    “先生何顾左右而言其他?”张肃再问道。

    “看来你不懂!一屋障目,不见青呐!”张谦感慨道。

    “先生莫非是想问‘有头乎’?”刘璋顿时来了兴趣。

    “哦,州牧知?”张谦转过身拱手。

    “略知一二。”

    “那请答之。”张谦做了个“请”的手势。

    刘璋看了眼群臣,咳嗽了一声,道:“当然有头。”

    “哦,头在何处?”

    “在西方。《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

    张谦点零头,又问道:“有耳乎?”

    刘璋一愣,心想:你怎么能接着提问呢?

    虽然刘璋也熟读诗书,却做不到如同秦宓一般灵活运用,巧妙摘句。

    于是,他只好尴尬的看向后方。

    秦宓适时站出。

    答道:“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无耳何能听?”

    张谦又问:“有足乎?”

    “有足。《诗》云:‘步艰难。’无足何能步?”

    张谦心中一笑,这气氛已经酝酿的差不多了。

    于是再问:“有姓乎?”

    秦宓愣了一下,回答道:“岂能无姓!”

    张谦面带笑容,拱手问道:“何姓?”

    秦宓预感有大事发生,不过想了想还是坚定的答道:“姓刘。”

    “何以知之?”

    “当今子姓刘,亦姓刘!”

    听完秦宓的发言,张谦由衷喝了一声“彩!”

    “敢问先生名讳?”张谦明知故问道。

    “姓秦名宓!”

    “原来是子敕先生,下饱学之士众多,能如子敕一般畅所欲言者却是渺渺无几,今日问答,大快平生!”张谦再拱手。

    秦宓没想到张谦刚刚入川,却知道自己的字,于是拱手道了一声“不敢”,随后又回到人群当郑

    “我等谈论国家大事,张先生却在此寻章摘句,以做玩乐,是否对堂中群臣太过不敬?”

    “不敬?人生地之间,当以忠孝为本。尔等世食汉禄,见那篡立之贼,不思除之,反以之为王师,坐视其侵吞下,这难道不是更不敬?”张谦面无惧色,环顾众人,不少心虚之人纷纷低下了头,“尔等不知事,又何敢在我面前妄谈下大事?”

    张谦一语,让群臣言语闭塞。

    张谦见状,又看向刘璋,道:“州牧,蜀中多年以来一直长治久安,一是因为东边有荆州,北面有癕凉,有此二者为缓冲,所以中原兵祸才蔓延不到蜀地。如今荆州已落入曹操手中,蜀中亦然难保周全。”

    “这……”刘璋听到张谦这么,不由得也担心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