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张谦诗百首 狂狷敢问天



    东吴。

    群贤堂。

    一羽扇纶巾之士舌灿莲花,一番唇枪舌剑引得满座儒生皆抬不起头。

    汝阳程秉仍旧不服,大声道:“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

    手执羽扇之人正是诸葛,此番而来则是受鲁子敬之邀,服孙权一同抗曹。

    孙权有心试探,便让孔明与东吴饱学之士一辩战和。

    张昭、虞翻、步骘等人从能力辩到兵力,从斗志辩到大义,纷纷败下阵来。

    程秉程德枢却还想做困兽之斗,讥笑孔明没有学问。

    诸葛亮一脸严肃,两眼看向程秉满是不屑,言辞激烈的道:“儒有人君子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

    此时的西蜀,一个胸中实无一策之人正在大展笔墨。

    “多少首了?”

    “九十七首!”

    “马上就要突破一百了!”

    “先生真是太可怕了!我等恐不能望其项背。”

    “仰之弥高,钻之弥深!”

    “实乃诗仙下凡也!”

    张谦写完,只望了一眼,便一揭而起,随即又端起一杯酒,对着身旁护卫之人道:“铺纸!”

    “第九十八首了!”

    “快,快把先生写的诵读出来,我等好做抄录!”

    “没错!”

    “快快读来!”

    那客栈的老板冲着厮喊道:“快快去准备牌匾,我要请张先生百首之后亲提笔墨,绝世文昌侯,醉酒诗百首,以后我这食肆,便叫文昌楼!”

    “先生才思,竟无极限乎?”

    ……

    成都,朝堂之上。

    “我听那张谦张子让三日前已经到了成都,他既是为了替刘备求援而来,为何不来见我?”刘璋问道群臣。

    “那张谦近日包下一座食肆,宣称三日之内要以文会友,任凭蜀中学士出题,他要吟诗百首。”

    “任凭出题?吟诗百首?”刘璋满脸不屑,继续问道,“结果如何?不知道做了几首啊?”

    “昨日已写了近七十首,若是按照这个速度,今日定能完成一百首!”

    “啊!”满座文武俱是一惊。

    “莫不是乡俗俚语,孩童歌谣皆可言诗?”刘璋不相信有人能在三之内吟诗百首。

    但此时为首的几个大臣皆缄默不语。

    他们原本也不信,但是昨日暗中收集蜀中学子誊抄的诗句,首首绝妙,句句经典。

    有写景,有抒情;

    有言志,有伤怀;

    有写深闺怨词,有写沙场凯歌;

    有写风花雪月,有写刀光剑影;

    有写少年意气,有写英雄垂暮;

    有写儿女情长,有写家国大义;

    ……

    “张别驾,你素来有过目不忘之能,不知可有品鉴一二?”刘璋看向张松。

    “主公,张先生的诗才乃是授,非凡人所能点评,如今,其诗词已经传遍成都大街巷,一时之间,成都纸贵,一简难求。松还是那句话,曹操可以抓走张谦,但是一定不能和我们益州有任何关系,否则别下人大失所望,就是蜀中学子也会质疑主公的贤德之名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