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不用愁了-第2/2页



    而现在孙尚志的打谷机就要面见世人,这样一个大好的时机,李清清又怎么会错过。

    选择的水田在离汴城不远的地方,出城后二里就到了。

    农夫们已经将稻子都割了一堆一堆地放在田里,就等着打谷机开始工作。

    围观的人也有很多,谁都想着来看一看这新生的事物,不过因为有孙尚志这位皇帝在这里,所以围观的四里八乡的农民们也只好站在更远处。

    两人站上了打谷机,旁边还有两人来给他们递送,这样就可以更快地进行脱粒。

    “开始!”工部的尚书成了这次活动的主角,在他的一声令下之后,打谷机便轰鸣了起来。

    两手合拿的稻穗只是几下便已经脱得干干净净。

    大家看到这等速度虽然心里有所准备,但也是喜出望外。

    主要还是比原来的手工拍打或是搓揉都要快得不知道多少倍了,如果都是这样收稻子,今年的速度那要比往年要快上很多。

    孙尚志看到这效果也是放下了心,他最为担心轴承的问题,看起来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一亩囯的稻子,居然不到一个时辰就打完了。

    虽然是四个人在作业,但是很明显,那两个递谷子的人是可以用女人或是老人甚至是孩都可以做的。

    也就是,两个主要劳力加上两个非主要劳力,一可以打五六亩的谷子,当然这没有算割稻子的时间。

    这可是比原来的速度提高五六倍,要知道,以前可是两都不一定能收一亩的谷子。

    而且看到踩打谷机的人,下了打谷机后明显还有余力,比平时好像也更省力了。

    李清清的记者也已经在这个时候为这两个踩打谷机的人画好了像,同时记录的人也写好了稿子。

    “皇上!有此利器,我们楚国的谷物再也不怕会烂在田里了。”吴华池是非常激动地道。

    也不怪他如此,而是每年因为收割的时间太长,而导致终究是会遇止下雨,这样的谷子就很容易在田里就烂掉。

    每年为此都要浪费不少,今年就不用愁这些了。

    而且孙尚志不是还做了一个风车吧,打谷机如此,想来那风车也是如此。

    “你们工部的人还是要加紧把铁制的轴承给做出来。”孙尚志看着打谷机,对工部的一众人道。

    这轴承的样子,孙尚志已经给李召了,并且也画了草图。

    只是因为时间的问题,现在还是没有弄出来。

    现在那木制的轴承能用,想来铁制的更为安全可靠一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