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中兴阁功臣



    中兴阁第六位功臣:张飞。

    中兴阁第七位功臣:赵云。

    中兴阁第八位功臣:杨奉。

    杨奉跟随在吕布手下,虽然一直位在张辽等人之下,但当年吕布征讨袁术之时,杨奉率先反正,为吕布战胜袁术立下了最大功劳,后来跟随吕布,也是每战必当先,立功无数。

    更重要的是,杨奉跟曹操一样,当年奉迎过子,虽然失败,但也是不容抹杀的功劳。如果是排吕布属下战功榜,杨奉无论如何到不邻八,但这是排汉室中兴功臣,连曹操这个敌人都上榜了,自然少不了杨奉的。

    张辽,甘宁,陆逊,陈登,陈宫,臧霸六人,分列第九到第十四位。

    中兴阁第十五位功臣:故车骑将军,太尉,光禄大夫,皇甫嵩。

    皇甫嵩是打败黄巾军的最重要人物,也是汉室中心重要人物。可惜后来面对董卓乱朝,他也无力制衡,导致后来军阀混战,若非吕布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汉室依然无法延续,故皇甫嵩只能排到第十五位。

    中兴阁第十六位:故司徒,尚书令,录尚书事王允。

    十常侍作乱,少帝和当时的陈留王当今子刘协出宫奔逃,百官束手无策,是王允派遣闵贡和卢植出宫保护二帝,并将二帝接回宫郑董卓乱朝,又是王允设计除掉董卓。

    王允道德高尚,不畏强权,进贤纳能,多次被宦官打击。

    并且王允出身世家,深知文化的重要,在时局大乱之时,依然不忘为国家保留典籍,书册,弘扬文化。

    然而诛杀董卓之后,王允居功自傲,不纳良言,至有李傕,郭祀之祸,大好形势,毁于一旦。故王允只能在中兴阁排到第十六位。

    中兴阁第十七位功臣:前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孙坚平定黄巾有功,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孙坚奋勇当先,势不可挡,多次击败董卓,是逼迫董卓迁都的主要人物之一。也为董卓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所以孙坚最终名列中兴阁十七位。

    中兴阁第十八位和第十九位:甄路和甄陈。

    甄氏兄弟,自从跟随甄宓以来,虽然没有直接为吕布效力,但甄宓的商业帝国,为吕布立下的功劳,不次于任何一个冲锋陷阵的武将。但现在甄宓已经嫁与吕布,成为武王侧妃,所以功臣阁上,就让为甄宓立下了大功的甄路和甄陈二人上榜了。

    这二人也是感慨万千,十年前,还是郁郁不得志的甄氏旁系子弟,就因为一个选择,如今拜爵封侯,位列功臣,享万世之名。人生的际遇,当真难以捉摸。

    以上十九位功臣,除刘备,吕布已经封王,曹操,曹操,关羽,高顺已经是县侯,皇甫嵩,王允,孙坚已经故去,其余热,全部提升为县侯。

    赐给丹书铁券(根据后汉书记载,丹书铁券这玩意,正是从汉朝开始的。),并规定三代之内,绝不除爵,若有犯有谋逆之罪者,只赐首犯自尽,爵位照样承袭。三代之后,犯有谋逆之罪除爵,其余罪行,爵位照样承袭。

    皇甫嵩,王允,孙坚爵位由后人承袭。

    王允全家已经全被诛杀殆尽,他的爵位由从子继常

    刘备派人将已经逃回老家的王允侄子接来时,他们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等知道是皇帝与齐王,武王,追念故司徒王允之功,赐王晨承袭王允之爵,王凌提升为校尉之后,顿时感激涕零,高呼恩。

    新封这么多县侯,对于百姓是个不的负担,吕布可没有忘记,当今下大乱,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正是给予了世家太多的恩宠,让这些世家肆无忌惮的攫取利益,对百姓盘剥甚毒,如今趁着自己实力强大,正好对世家下手,否则等未来下安定,自己等人老去,朝廷武力削弱,到时候积重难返,又无法对抗世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