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相持



    袁绍与手下谋士武将第一次陷入了自我怀疑郑

    难道袁绍,并不是真的下无敌?

    莫非真有人能够战胜袁绍。

    这种怀疑没过多久,很快又被强烈的自信取代了。

    不,不可能的。

    争夺下,最终靠的是实力。袁绍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下,走到哪里都有人帮助。

    袁绍占据的四州之地,既有下最好的产粮地冀州,又有下最好的产马地并州幽州,更有下最好的产铁地青州幽州,还有下最好的产盐地青州,乱世之中,还有什么比粮马盐铁更重要的吗?

    这样的实力,怎么可能消灭不了区区吕布。

    不就是损失三万人吗?轻轻松松可以从四州再征集三万人,要知道,袁绍的后方还有二十多万军队呢。

    阴谋诡计,只能得逞于一时,最终的胜负,还是看的综合实力。

    其实袁绍阵营中这种看法并没有错,最终的胜负是要看综合实力的,但他们固执的把统帅的谋略,士兵的精锐,内部的团结等等这些因素排除在综合实力以外,这就属于盲目乐观了。

    吕布的军营里,吕布对今日出战的所有军队都进行了重金奖赏,并且传令,今日出战者,明日休息,明日再派三万大军出战。

    一时之间,全军欢动。

    这就是打胜仗的好处了,士气将提升到一个很高的水平。

    想想,几万大军出战,只战死了百人不到,战死的概率极其之,但是奖赏却抵得上好几年的军饷,这样的好事怎么能不让军士们趋之若鹜。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无论打不打仗,军士都要吃粮,为什么打仗的消耗远远大于不打仗的时候。像这种奖励,还有战死的抚恤,加上军械战马的损失,都比和平时要大的多。

    但打败仗那一方的,士气就低迷多了,不但没有奖赏,遇到苛刻的统帅,搞不好还有处罚。普通的战败还好,伤亡不大,像袁绍今这种中了对方计策的,搞不好一场大败,军士死亡率还很高,士气就更低了,几乎每个饶身边,都有战死的伙伴,哪里还有再战的勇气。

    积胜为大胜,可是从古至今就流传下来的名言。

    所以当年兖州争夺战,吕布开始和曹操还能各有胜败,打着打着,就变成一边倒了,到最后曹操直接是百战百胜。

    袁绍开始整顿军务。

    他知道,如果放任今这种情况下去,统一下只是做梦。

    吕布杀死了四十多营将军后,其他的营将竟然不顾自己的部队,全部骑马逃走,导致军阵大乱,这才被吕布杀得大败。

    于是果断将今日出战的五十多员营将军全部斩首示众,这才平息了心中怒火。

    提拔选出新的营将军后,袁绍也知道,吕布英勇无敌,如果下次大战,吕布继续这样刺杀营将军,各营依然没办法打仗。

    对付吕布这种打法,最重要的就是让营将军身边的骑士身穿同样的服饰,这样吕布就没有办法通过狙杀营将军来让整个营丧失战斗力了。

    袁绍根本就没想到,吕布还能有这样的办法来打仗,通过干掉营将来打败敌人。

    甚至他也想学习吕布的办法,让手下的猛将颜良文丑等人,反过来去狙杀吕布的营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一招对吕布根本就没用。

    吕布当年训练新军的时候,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