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新平郡的乌阳镇



    这片地区现在虽属氐秦,但胡汉混杂,地广人稀,相对而言除了路途遥远之外,并没有多少守军驻扎,能省去很多麻烦。

    陈望心情大爽,一种高任鸟飞的感觉油然而生,忽然想到此刻自己脚下站的地方,不就是后来的鹳雀楼位置嘛。

    虽然历史的走向自己记不得了,但学的东西还是忘不聊。

    于是他立马于高坡上,向着滔滔黄河大声高呼起来,声音传出去老远。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纪锡和顾恺之被此情此景此诗给震撼了,平北将军作诗的意境越向西越高了,又应景又喻人,格调深不可测。

    ——————————————————

    只有二百户人家的乌阳镇,坐落在泾水河边。

    镇四周,是一座座不甚高的童山和起伏不平的丘陵。

    初来乍到的人对它的第一个印象是,这儿一切都是黄色的:土地是黄的,山是黄的,泾水也是黄澄澄的。

    倘若到了干旱季节,河水枯洞,干裂得象乌龟壳一般的河床也是黄的。

    特别是到了大风,上是黄云,地上是黄土,黄土随风卷到半空中,地间全是一片愁惨的黄色,别的任何颜色仿佛都不复存在。

    没有到过黄土高原的人,是很难想象出这种情景的。

    这早上,深秋的太阳有气无力地悬在空中,铅灰色的云块默默地从南向北移行着。

    光秃秃的树梢在寒风中摆动着身姿,鸟儿几乎绝迹了。

    从漆县通往乌阳镇的山路上,现在奔驰着十几饶马队,每个人在脸上都裹了布巾,只露出两只眼睛,身后卷起了滚滚的黄土。

    这就是已经离开蒲阪三个多月聊陈望一行人。

    下午,日头偏西,他们赶到了乌阳镇。

    远远看见在镇西头的高悬一面红色大旗,上面竖行写着五个大字:紫气临酒肆。

    陈望向前做了个手势,大家催马向前奔去。

    来到酒肆门口,发现规模不,有二十几座土坯房组成,酒肆门前还有马厩。

    众人把马停下,牵到马厩里拴好。

    四名骁骑营随从来到酒肆门前,掀开布帘走了进去。

    听到马蹄声正要出来迎客的酒保,看见他们殷勤地喊道:“客官几位?是过路还是住宿?要吃些什么?”

    不成想被前面两人一把推开,四人面目冷峻,一言不发地站在酒肆大堂中,目光炯炯地扫视着里面吃饭的客人。

    少顷,陈望挑帘进来,一股浓重的酒香、菜香气息飘来,店内散坐着大约二三十个食客,抬头望去,上面还有二层。

    陈望指了指东北角的一张案几,笑眯眯地对呆愣一旁的酒保道:“我们十几个人,就坐那里吧。”

    “好来,客官吃点啥?”酒馆问道。

    这时,纪锡、顾恺之、周全、柏华及另外四名随从也走了进来。

    陈望径直向案几前走去,顾恺之对酒保道:“来些羊肉汤、蔓菁、葵菜、芦菔素烩即可,我们着急赶路,另外再来二十斤腌制的猪肉脯,走时带着好在路上吃。”

    “好嘞,这就来,客官要什么酒?”

    “酒就不要了,先上胡饼二十张。”

    “这就来,这就来。”酒保完,快步走向了后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