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鸡笼山



    时间来到了太和四年的八月。

    金秋送爽,凉风习习。

    对大军团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是个得独厚的好消息,不出意外的话,今年过年就在邺城过了。

    然而,公不作美的是,这是个大旱的秋。

    又是半个月滴雨未下。

    桓温早有准备,并不慌张。

    又调出了作战部队改工程部队,这次是右路军全体人马,以梁州刺史袁真为抗旱开渠总指挥。

    目标是拿下还在鲜卑人手里的黄河岸边重镇石门(今河南郑州荥阳县附近)。

    开凿睢水到黄河之间的水渠,这是条近道,以保障北方大军粮草供应。

    这是鸡笼山入秋以来少有的晴朗气。

    深蓝的空上飘飞着几丝淡淡的白云,建康的野外显得特广阔、静谧。

    在远远的边,几只野鸽在空划着圆圆的圈子。

    鸡笼山南麓山腰处有几处墓地,旁边建有两所茅草屋。

    这是钦赐的陈氏陵园,里面埋着南渡以来的两任广陵公陈眕及陈谦,还有陈谦之母苗氏夫人。山顶上埋葬着东晋的四任皇帝:元帝、明帝、成帝、哀帝。

    恩浩荡,圣眷甚隆。

    为了褒奖两代广陵公,赤胆忠心,畀以殊荣。

    西晋司马氏篡夺了曹魏政权后,对于“忠”字不好大书特书,于是大力提倡孝道,以孝为本而立国。

    晋武帝司马炎亲自制定律法“听士卒遭父母丧者,非在疆场,皆得奔赴”。

    陈望站在茅草屋前,负手看向远处巍峨耸立的皇宫,心潮起伏,百感交集。

    自父亲陈谦入殓下葬以来,陈望已经在茅草屋内待了三个多月。

    圣旨已下,父亲谥号为“威”,被追赠为太保(晋朝以太师、太傅、太保谓之三师,上公也;大司马、大将军谓之二大;太尉、司徒、司空谓之三公),而他现已承袭了广陵公爵位。

    虽然一切都在自己预料之中,但对于未来,他还是忧心忡忡。

    五月份褚歆、陈安等率部回了谯郡,中原地带大片土地迅速被慕容鲜卑所占领。

    速度之快,令人匪夷所思。

    由陈安截获贩羊商饶信,他知道问题是出在内部人身上。

    三个多月以来,全国上下的悲痛渐渐散去,再伟大的人物一旦离开了这个世间,也会很快淡出人们的脑海郑

    因为活着的人最在乎的都是如何活着。

    父亲在大晋的影响力已经渐渐衰退,他的英勇事迹慢慢转化成为了淮水流域的一个历史传。

    而父亲江北四州的旧部们也大都被朝廷另行任用。

    颍川陈氏似乎已经消失在了大晋政坛上。

    陈望盘腿坐在茅草屋中的土炕上,正全神贯注看着炕几上摆放着的陈安密信。

    忽听得由远至近传来了马蹄声。

    不多时,马匹打着响鼻,在门口停下了脚步。

    听到外面的老家人招呼道:“着作郎(掌国史及起居注的编撰)大人来了。”

    只见门帘一挑,一名身穿崭新紫袍头戴进贤冠的青年文官走了进来。

    陈望笑道:“孝伯来了,快过来坐,谯郡又来密信了。”

    十前刚刚入誓王恭春风得意,迈着轻快地步伐来到炕几边,躬身一揖道:“卑职参见广陵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