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毕沅上山湖北独立,八月复出苗疆再起(六)



    由于刘之协加入了山寨,各地的白莲教首领基本上都听从了山寨的安排。王干的指令是,让他们由东往西,依次起义。

    在清军忙着镇压湖北义军的时候,四川这边也开始了起义。最先起义的是达州的苟文明。他本身是山大王,首先举起了义旗。

    其实,按先起义的应该是王三槐,虽然他只是结交王干,并没有归顺山寨那边。而徐德他们却是跟毕方智结拜,成为了兄弟。

    山寨在他们起义之前便派了窦固跟房海峰到达了达州。他们来达州,主要是为了罗其清。因为罗其清对山寨的帮助还是不的,特别是对毕方智的帮助。所以王干记着这份情,便派了窦固来帮他。

    窦固到达达州府以后,他先去见了王三槐。向他交付了王干给他写的书信。之后,便直接去找罗其清了。

    罗其清也是毕方智的结拜义兄,他排行第三。老大是徐德,老二是冷禄,冉文俦是老四。

    窦固和房海峰带了60个亲兵和20个军校的学员。带着一车武器,主要是弓箭。他见了罗其清以后,表达了山寨的感谢,给了他王干写的亲笔信。

    罗其清在弟弟罗其书的熏陶下,对山寨很有好感,他很想归顺山寨。特别是在刘之协归顺的山寨以后。他看完王干的信,当即表示愿意听从山寨的安排。

    窦固大喜。窦固这个人是非常要强的一个家伙。虽然他在山寨里边武功不是很厉害,能力也不是非常的突出。但却很爱出风头。所以王干才敲打了他一下,把他派去了欧洲。

    王干把方海峰也派了过来跟他一起,仅仅因为两个人是恋人。所以在这方面,他对王干还是非常感激的。他也收起了自己的一些心思。因为他也看清了形势,他只能跟同学们一起创业,单干是没有希望的。

    窦固到达达州的时候,正好徐德被知州戴如煌给抓去了,戴如煌是一个非常贪婪的污吏。他年老神昏,下边的人也都贪婪无度。他们专挑那些稍微有点名气的富足人士,捉了去,好勒索钱财。

    徐德被抓以后。王三槐、冷禄,加上罗其清等人,出钱把他赎了回来。徐德非常的愤怒。他跟王三辉:“我要杀了这狗官,不然我这口气咽不下去。”

    当初湖北的白莲教造反时,他也想起义,但是被王三槐给挡住了。王三槐这个人还是有点头脑的。他想看一看,山寨的反应。

    但山寨一直没有什么行动。不过,山寨却派出了人帮助白莲教义军。他便也起了心思。直到窦固来到达州,他知道山寨是支持他们起义了。他便答应了徐德,一起起义。

    于是徐德四兄弟加上王三槐,五个人便约定同时起义。起义的时间是山寨给他们指定的,因为在这个时间里,不仅仅是他们,南充的胥国明,成都的杜宗彦,梁山的高均德,他们也要同时起义。

    这对于王三槐他们来只有好处,因为只有这样清兵才会顾此失彼。就不会调大军前来镇压他们。而窦固前来还有一个任务,便是要提前闹事,吸引清军调出成都,好减轻成都杜宗彦的压力。

    其实,在戴如煌把徐德放出来的第三,窦固便只身进了知州府,他把戴如煌的头割下来,放在聊知州府大堂上。而且写下了“达州造反”四个。

    正巧达州这边有一个白莲教的领袖叫苟文明,他并没有听从山寨的安排,提前起义了。四川总督英善接到达州府的警讯以后,立马带兵出了成都,往达州赶来。

    徐德一看再不起义,等清军来了以后想起义都没有办法了。所以他也举起了义旗。而王三槐他们都不得不聚众起义了。就这样。本来是安排好的事情。就让一个人给搞了个一塌糊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