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伯圭屡拒刘虞召-第4/7页
郭逊还能说什么?只能应道:“好,那在下就等待明公的答复了!”
把郭逊敷衍过去,魏攸唤来府吏,领郭逊和郭逊带来的随从们暂且去客舍住下。
安排罢了郭逊,魏攸还到堂中。刘虞这时没在席上落座了,攥着拳头正在堂中转来转去,一看就是气愤不平的样子。魏攸陪着小心,说道:“明公,可是在担心公子的安危么?”
刘虞面色愤怒,握拳挥动,振动衣袖,飒飒作响,他说道:“袁公路、袁本初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愧是同父兄弟!先是袁公路扣留吾儿,现又袁本初截留吾儿。长安,李?、郭汜等部的贼兵肆虐,虎狼之穴也,出长安而入南阳,再入冀州,沿途多经战乱,而今路上贼寇成群,可怜吾儿奉天子之旨,历经艰辛,冒着危难,终於离开了狼窝,却竟然被袁公路兄弟先后扣留!想及此,吾心悲愤!我倒也不是担心吾儿的安危,想那袁本初对吾儿定是不敢加以迫害,我悲愤的是,汉家四百年天下,到今难道却是没有一个忠臣义士了么?”
魏攸叹了口气,没有接腔。
刘虞继续说道:“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世受汉恩,袁公路、袁本初兄弟如此!公孙瓒,其家累世二千石,亦世代受我汉家之恩也,朝廷对公孙瓒并也十分厚待,可这个公孙瓒,不仅违我节度,我实在是没有想到,他居然还曾鼓动袁公路扣留我的兵马、扣留吾儿!……魏君,要非是在见郭逊之前,你与我说了那‘驱虎吞狼’之计,方才堂上,说不得,我就当场答允与袁本初订盟,共讨公孙瓒了!”
“明公隐忍私怒,以大局为重,下吏钦佩。”
刘虞踱步堂中,转了几圈,站下来,与魏攸说道:“可我想来想去,终究郁愤难休!”
“攸斗胆,还请明公暂多忍耐。”
刘虞说道:“但是公孙伯圭太也小觑於我!鼓动袁公路扣留吾兵、纵兵劫我赏给乌桓的盐布,这种种之事,我总不能装聋作哑,一句话不说吧?事情如果传出,我恐会为州中豪杰嗤笑啊!”
“明公,要不这样,明公不妨再传檄与他,数其过错,召其来州府相见。”
“我已召过他多次,他都托辞生病,不肯来见我,我就是再去檄文,料之他也还是不肯来见我的吧?”
魏攸却有后话,他接着说道:“他如仍然不来,待至来日良机到了,起兵讨伐他时,明公可就把此檄昭示天下,……有道是‘不教而诛谓之虐’,有了此檄,亦可算是先教而后诛了。”
魏攸此言倒也是正理,刘虞听了,略作踌躇,想了一想,便说道:“也罢,就按君此议!”
於是刘虞就传书与公孙瓒。
公孙赞现就住在蓟县外边郭逊来时所见到的那座小城里,两边通信非常方便。
当天,公孙瓒就接到了刘虞的这封传书。
传书之中,刘虞倒是没有提刘和之事,也没有说公孙瓒骚扰百姓之事,只是说他又把自己送给乌桓人的礼物给抢走,乌桓人来告状了,然后请公孙瓒到州府商议一下该怎么回复乌桓人。
公孙瓒看罢之后,把这信书丢到案上,顾於左右,不屑地说道:“胡虏所畏者,威也!其禽兽之性,便是再以仁德怀之,亦无用处。刘幽州对乌桓诸胡一味地以宽容相待,他的这个政策,当真是南辕北辙!当年我在辽东属国任长史,为国家守边,每次乌桓胆敢来犯,我哪回不是把他们打得抱头鼠窜?到的后来,那乌桓人听到我的声音就会落荒而逃!彼辈胡虏,只有把他们打痛了,他们才会服气,像刘幽州这样,低三下四地还送礼给他们,简直不但是丢尽了我大汉的脸面,并且靠他这一套,又如何能够保得边境的太平?乌桓诸胡以为咱们怕了他们,只会变本加厉的,更加侵扰我之边境,害我百姓!我叫上谷等郡的驻兵抢走刘幽州给乌桓的礼物,实际上是在帮他立威,他不知感谢於我,反再三来书质问,真是可笑至极!”
堂中一人,接口说道:“明公所言甚是。我闻当年乌桓人,更相告与‘当避白马长史’,对明公个个都是畏之如虎,他们不敢与明公接战,私下里挂上明公的画像,使骑射之,凡能中者,皆乎万岁,对明公畏惧到这种程度,做出如此可笑的勾当!足可见明公之威,震慑乌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