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捧哏聊天,茶馆听书-第2/3页
看到通缉令后,他啧啧称奇道:“嚯,介个悬赏的奖金可真够高的!”
林默下意识来了句:“嘿,这是好事啊!”
老头瞟了他一眼:“嗨,年轻人你懂嘛呀,以为介钱那么好拿?”
林默没有反驳,而是点头:“谁不是呢?”
老头又道:“介李大富可是个狠银,有武艺在身的,弄死一两个普通人跟玩儿一样,要是伙子你真碰上了,那也得看有没有命拿那份奖金!”
林默深以为然:“是这么个理。”
老头莫名觉得心里舒坦无比。
心中竖起了大拇指,介伙子会聊!
他接着问:“伙子你认识李大富?”
林默摇头:“那不能够。”
老头摇头晃脑地道:“听老头子一句劝,别看介赏金诱人,就被迷了眼,人啊,还是要踏踏实实的才行!”
林默十分配合:“嘿,好嘛!”
“你还别不相信,俗话:不听老人言,吃亏……”
老头扭头一看,发现刚才那个十分会聊的伙子不见了。
他咂摸着嘴,觉得有些兴趣索然。
少了个捧哏的,忒没意思了。
摇摇头也离开了。
走出人群,林默心想,这赏金应该没人能拿到了。
李大富已经被他丢进池塘,种了荷花。
没有个一年半载,恐怕都不会有人发现。
没粒忧,他心情舒畅了许多。
悠哉悠哉地走进旁边的同福茶馆。
这座茶馆不像蜀地茶商开设的茶轩那般高档次。
而是主打的亲民路线。
平头百姓都能进,桌上也多是一些平价的点心粗茶。
这样的茶馆,门脸并不讲究。
基本上就是在房檐上挂几块半尺来长的牌子。
上书“雨前”、“龙井”之类的字样。
让人知道这是座茶馆。
至于屋内的陈设,也很简朴。
都是些没上过漆的桌椅板凳。
进来的人不管认不认识,都可以同桌饮茶。
用现在的话,就是“拼桌”。
有些茶馆为了吸引客人,会增添评书演出。
一般会提前几,刷上一张报子,上面写明表演时间和曲目,悬在门口。
每日两场,下午2点开书,称“白儿”。
晚上7点开书,称“灯晚儿”。
也有在中午12点至下午2点间加演的,称“早儿”。
听客们点上一壶茶,就可以进去听。
如果没钱,想扒墙角,白嫖听书。
那少不了会被茶馆的伙计呵斥两句。
来茶馆饮茶的听众们,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无所不樱
既有把这里当作休憩和娱乐场所的穷苦百姓。
也有终日泡在这里成为“书腻子”的闲散人员。
甚至有些报社或者杂志的编辑记者们,也经常来此“采风”。
据当年有位大名鼎鼎的家张先生,也常常混迹于各大茶馆。
于听书中体验生活,寻找写作素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