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千年名镇-第2/3页



    芳君打算给织梦拦辆车送她回开封,不料她却拒绝了,是姐让她跟着伺候自己呢。

    “啊?”芳君连不行,自己是去搏命的,你手无缚鸡之力能干啥呢,人家却可以洗衣做饭呀。

    “鳖孙,她咋还不走呀!”

    妙玉走了过来,“你跟她还有一腿啊?”

    “啊没有没迎…”芳君连忙解释,“这丫头可怜呢,被她俩赶走了呢,她又无父无母无家可归啊,俺打算带她一起走呢,你看她多可怜呀。”

    织梦一听赶紧抹起了泪来,“嗯那,公子、姐,你俩要了俺吧,俺啥都会干呢,不然俺会冻饿而死的呀?”

    “你死关俺屁事!赶紧滚蛋,看你那骚样儿,想勾搭俺爷们儿吧?”

    芳君一把搂住了妙玉,抚摸着她求情道:“别得那么难听嘛,她是俺认的干妹子呢,做哥哥的不能看着她冻死饿死吧?”

    “吆吆吆,在俺跟前就哥哥妹妹的叫起来了,背地里不知弄过多少次了呢!”

    经过好一番求情,妙玉才答应带她一起走,只是要求芳君不得单独跟她一起呢。

    俺跟她能干啥?芳君答应了,于是众人又一起上车走了,高手们则是高心合不拢嘴,“太好了呀,又一个美娘们儿来了,俺们支持你多弄几个!”

    几后,快要到朱仙镇了,芳君急了,自己对这个地方还一无所知呢,于是一停下吃饭或者休息,就抓紧时间打听有关它的情况。

    经过一番打听,总算对朱仙镇有了了解。

    朱仙镇渊源很久,春秋初年,霸王郑庄公派大将在开封南部筑城,赐名启封,意为启拓封疆,后西汉之时,为避汉景帝刘启名讳,就改启封为开封,开封之名由此而来。

    这朱仙镇在开封之南四十里,地处水路要道,因开封从春秋至唐朝一直繁荣,朱仙镇也就因此跟着繁荣了一千多年,后因黄河改道淹没了朱仙镇赖以繁荣的运河,从此消沉了几百年,元朝末年黄河泛滥,朝廷派贾鲁修河,他就先设法逼黄河入故道,再修运河沟通黄河与淮河,从此朱仙镇再次繁荣起来,沿运河两岸码头林立,长达五里多,每有两百多艘舟船经过,陆路车马更是不知其数,镇内人口多达30多万,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

    朱仙镇本名聚仙镇,是因为这是商贾发达之地,自古就有许多达官显贵来此买地置房,闻腥而来的道教、佛教等乱七八糟教派纷纷涌来,以至于一个镇内竟然有各种道观庙宇五六百座之多,供奉的各路神仙五花八门,因疵名聚仙镇。

    之所以改名朱仙镇,还是来源于战国之时信陵君窃符救赵,屠夫朱亥因协助信陵君立有大功,因此被分封于此。

    朱仙镇历史上名声大噪,当初岳飞北伐中原,在朱仙镇大胜金军,离北宋都城开封只有四十里,无奈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留下千古遗恨,其他还有许多名人都曾在朱仙镇留下故事,比如关羽、孙膑、庞涓、刘秀、韩世忠、李自成、乾隆、纪晓岚等等。

    一番了解下来,芳君头大,这么一个三教九流混杂、人口众多、四通八达之地,想找个人真的很难呀。

    一后到了朱仙镇,名镇果然名不虚传,还在郊外呢,这道路上已是商贾云集、人流鼎沸了。

    人太多,马车走起来真慢,芳君在车上想了想,不知虚实不能冒然进镇里面,先在郊外找个地方,有了线索再吧!

    于是忙跳下了马车,叫住前面妙玉等饶车,“姑奶奶,先不进镇了,咱去找个车马店住下吧!”

    妙玉听了跳下车看了看,“为啥不进镇啊,你看前边多热闹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