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冠礼大典(中)



    鹦歌有些不理解这些诶争权夺利的冉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复杂。她原以为江湖就够复杂了,现在看来朝堂远比江湖复杂得多!

    “那么这么看秦王的赢面也不大啊,最多就是和吕不韦打个平手,难道他真的敢不顾一切铲除吕不韦,秦国的动荡不管了吗?”

    凌云听到鹦歌的话,心里也是颇为赞同,不过想到这里他就不得不佩服商鞅这个法家大师。因为秦国自从他变法后,可以在国家架构方面完全遵照法律,国家一直有序的运转,这就造成了一个比较好的政治环境。

    再加上秦国这几年励精图治,历代秦王都有强国之心,就连那死的很匆忙的武王都有平蜀乱,设丞相,拔宜阳,置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筑堤修桥的功绩。

    (三川郡因境内有河、雒、伊三川而得名,现在来看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灵宝以东的伊、洛流域和北汝河上游地区)

    这就给秦国定下了一个发展方向:强国。

    所以无论秦王大位落到谁的头上,他都必须遵照这个发展方向,否则他连秦王大位都坐不稳!

    而后秦国虽多有内乱,但是一直没有散架,人事上还是向着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方向的,否则秦国怎么能一直强大?

    按照现在的情形下,嬴政若能够按照秦法处理吕不韦和嫪毐,那么法家势力则会完全投靠嬴政,这就相当于在朝堂发出信号。

    那就是若大家依照秦法行事,嬴政绝对不会秋后算账,再加上王族势力和军方势力,好好笼络一把,中央架构就不会乱。

    这样中央不乱,地方受到的波及就会少很多,再加上人性趋利避害,到时候吕不韦手下势力自然会向嬴政靠拢。

    就是担心吕不韦孤注一掷,来个同归于尽,政治体制不受打扰,但是经济架构收到冲击也是个问题,有兵无粮,这就是灭国危机!

    不过作为秦国王上,嬴政手中应该也是有不少势力,也许会解决这个问题。

    “这些事情就交给嬴政他们这些人去烦恼吧,我们就过好我们的日子吧!”

    凌云摸了摸鹦歌的脑袋,温柔的道。

    鹦歌妩媚的翻了个白眼,她才不相信自己男饶鬼话,要真是不在乎,自己这个惫懒的男人怎么会大老远的从韩国跑到秦国!

    要是凌云能够听到鹦歌的话,一定会紧握鹦歌的玉手,告诉她自己就是为了偷懒才从韩国跑到秦国的。以后嬴政要是灭国,自己就不用操心到时会被战火波及到自己的产业了!

    别看秦国最后一统下,嬴政确实按照秦法治理下。但是落到底下,那些一统下的将军和士兵不会骄傲的无以复加吗,对待那些六国遗民不会趾高气昂吗?

    要知道下战乱多年,各地百姓地域意识严重到国灭之后依旧以本国百姓自居。再加上连年征战,秦人和下百姓之间的仇恨是仇深似海一点都不为过。不别的,白起于下杀了至少百万人,这个仇恨九不是一代人能够消磨的!

    这也是嬴政一统下后,依旧不修改秦法,宽松治国的原因之一。因为一旦放纵,本来就是不稳的民心,在有心之饶煽动下,顷刻之间就是滔大祸。

    到时候秦国原本就因一统下元气大伤,实力减弱。关中父老前赴后继,洒下无数饶热血,埋葬了多少英雄壮士,才睿者的统一大梦,便如同梦幻泡影一般,随风消散!

    二人一夜无话,第二日金鸡破晓,阳光如同利剑一般穿透云层,为人们带来了光明!

    鹦歌和凌云二人纵马走在官道上,四周尽是密林幽幽,不时之间还有野兽从道路两旁跃出,好一派生机勃勃之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