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交流会心桐频刁难-第2/3页
“好的,不易兄。”白为霜感激的答到。
古城里,一间名叫“自然居”茶楼就是此行的目的地,似乎整间茶楼都被包下,中间的大厅也被整理出来,前方露出很大的空位,四周散布着许多桌椅。古香古色的装饰,如果没有那些现代化器具,简直就如同古代楼阁一般。
诗会在下午两点正式举行,现在人已经来了不少,几乎男女参半,甚至有的还穿着汉服,舞服之类的。白为霜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些人几乎都抱团坐着,桌子上都有各社团的标签。在社长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了属于他们“夏衿汉服社”的位置,等坐下后白为霜才发现他们的人数是最少的。问了社长后才知道,他们是汉服社,不像文学社,找不到多少可以来参加的人,也懒得滥竽充数了,免得到时候出丑,这里除了表演节目的人员,其他的都是需要参加诗会的人。
快到正点的时候,一行人才姗姗来迟,白为霜惊讶的发现,竟然杨之琼老师也来了,似乎也看到他和王心桐,微笑着对他们点头示意。
然后这行人就坐在主席台上进行了开幕词,接着就是一个一个嘉宾的介绍,讲话,终于,在“秉承□□精神”的指导下,诗会终于开始了。首先居然正是杨之琼老师的开场表演。
只见老师在空地中间端坐,气定神闲,下指间,一曲《广陵散》犹如风雷鼓动,闭目间,竟是一片刀光剑影、慷慨激昂、澎湃激荡,的画面,一曲终了时,众人皆是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接着又是一位老师的诗朗诵,这位四十多岁的女士,一身盛装,鲜艳的装饰却与脸上岁月的痕迹形成了鲜明对比,或许也正如她的名头与朗诵水准一般。反正白为霜听不出朗诵的哪儿好了,浮夸的表情与腔调,听不出一点感情的味道,或许是白为霜是门外汉吧。老师们的节目表演完后,无论怎样,众人皆掌声不停。而白为霜却懒得鼓掌了,毕竟躲在王心桐和社长后面,应该看不到他吧,他如是想着。
节目表演完后,就是诗会的正题了,先是全场除表演节目外的人,每人作一首贺元旦的诗词。除此外,即兴联句,对联,灯谜,斗诗等活动皆是自愿参加,在众人写作的同时,就是各社团的节目为之助兴了。
一个汉服社开始了她们的节目——礼仪之邦,这段近乎常备的舞蹈,虽然个别跳的不错,可白为霜却一点心情也没有,因为刚才王心桐回过头来对他说,一会儿的节目她不上了,让他顶替,一会儿她参加诗会。
这可着实急坏了白为霜,他只会最简单的《沧海一声笑》和《凤求凰》啊,而且他的水平根本登不上大雅之堂,况且老师一曲《广陵散》后,他上去就彻底成了笑话了。这时他终于明白社长要他好好表现是什么意思了,或许王心桐也是看见老师表演后,放弃了表演的想法,其实他并不知道,王心桐是看见那群所谓的嘉宾和老师,才不愿意弹琴给他们听的。
但却也急坏了白为霜,等到这曲舞蹈结束后,他见王心桐依旧云淡风轻的模样,一丝改变决定的样子都没有时,他才无奈的接受了这个强行决定的要求。“到时候只有硬着头皮上了!”他想着。然后拍了拍王心桐的香肩,只见王心桐头也没回,只是身体后倾轻声问到:“干嘛?”
“我上就我上吧,不过这诗会我也会参加。”白为霜不想放弃这个让他可以交流的活动。说白了不就是想出名么。
“随你,既然你要参加,一会儿的诗,你帮我一起写了!记住,风格不要一样。”王心桐说完就把身体前倾,不给他一点拒绝的机会。
白为霜一脸苦笑,似乎落入了陷阱的他十分头疼。却没看到前面的两人,一人狡黠的神色,一人忍着偷笑不肯出声的扭曲面庞,和他满脸愁云惨淡的模样成了鲜明对比。不过所幸的是,他们社团在倒数第二个节目,每个节目只见都有五分钟休息时间。他便急忙先将为王心桐代笔的作业完成。
冥思苦想,抓耳挠腮后,他才用会场预备的纸笔写出了一首底稿,然后一字一句推敲着平仄句意,在改的面目全非后,誊抄了一份,重新修改。终于将成品写好后,递给了王心桐,而这一幕,似乎被杨老师刚看看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