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 幻灭的憧憬-第2/3页



“有人关照,对于今后的发展,太重要了,即使是这样,你还辞职?”哥问。

“很意外吗?”我不以为然。

“当然!因为这个研究院,是国内顶尖的汽车设计研究院。能够去已经实属不易,可我发现你却一点也不珍惜!”哥感到惋惜。

“不太珍惜?可是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走到冰箱前。

打开冰箱,满满的,哥已经为我准备了很多的饮料和食物。

我拿出一瓶可乐,咕噜-咕噜,一口气喝得精光。

“慢点慢点,别呛着了。”哥边说边递上一张纸巾问:“肚子很饿吧?”

“还不太饿。在火车上,我吃了一大块面包,到现在还有点胀气呢。”我捋了捋自己的肚子。

“那好,一会我带你去朋友的店子去吃晚餐。”

“随意,等我饿了再说吧。”我坐到一旁的沙发上,继续问:“刚才我们说到哪啦?”

“刚才你说到你离开研究院的事。还没有具体说为什么离开研究院。”哥在我的身边坐下。

“你不知道,我本以为我工作后,可以实现我经济上的自由,可是当我拿到研究院第一个月的工资后,我才发现,要实现我的目标,恐怕是一辈子也实现不了的空想。”我告诉哥。

“你在研究院第一个月的工资有多少?”哥哥问。

“你猜猜?”

“一千块应该会有吧?”

“不怕你笑话,我报到的时候,也以为有个千元左右的收入。可是,我的收入才四百三十元,外加几个钢币。”我回答道。

“那是少了一点。”哥也感到意外。

“我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双皮鞋,花掉了我接近二百元,再就是一点洗漱用品,给自己的饭卡充值一百块钱,就剩几个钢币。你说说,这日子咋过?”我说起工资的事情就有点激动。

“我也没有想到,一所国内顶尖的设计研究院,也这么低的工资。那你辞职的事,我可以理解了。”

“是啊,现在国内的经济不太景气,别说汽车行业,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还在持续走低。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内地的大型国有企业,萎靡不振的比比皆是。固有的模式,刻板的管理,极低的效率,怎么生存啊?我不走,不出来看看,我可能永远都没有出头之日。”我告诉哥一点自己的想法。

“那你和爸妈讲了你要来上海吗?”

“没呢。我谁也没有说。”

“这就是你的不是了,谁不讲都可以,但爸妈那里,你该说一下的。这毕竟是你人生的一件大事。”哥有点责怪我的意思。

“我知道,爸妈都是开明人。当初,你来上海的时候,他们二话没说,这我是知道的。你看现在,哥你在上海发展势头,还不错啊。所以,我也想到上海来发展。”我把在研究院的情况,仔仔细细地给哥哥说了一遍。

“你忽视了一个细节问题。我来上海,和你的情况不同,你不应该这么冲动,你辞职太匆忙了。”

“我要是知道,研究院是这样的情况,我恐怕都不会去报到了。我会直接到北上广深,现在不是正在流行‘北漂深漂‘么”我的态度十分地坚决。

江千帆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我,默默无语。

“你不知道,研究院的待遇情况。他们那些高管,职位那么高,但谈工资,也就你的三分之一不到。要爬到他们的那个位置,我要付出一辈子。所以,在研究院,我的结局只有一种,那就是和他们一样,拿着那么低的一点工资。我实在是不敢想象,等过了三十年后,到了退休的年纪,还走着他们一样的路。但是,如果我出去闯荡的话,我还有无限的可能。”我十分确信。

哥被我说的话打动,停顿片刻笑道:“你说得在理。既然你已经决定,路是你自己的选择,我不多说什么,免得你以为我泼你的冷水!”

“刚才,你说我来上海和你有所不同,是什么不同?”我问。

“我的大学是在上海读的,也就是说,我的户口就在上海本地。现在的上海找工作,在这个方面控管的很严。稍微体面一点的工作,基本上都需要上海本地的户口。当然,也不是绝对,也可能有极少的指标,是给外地人的,但那都是给一些特别的人才准备的。你又不是什么特别的人才,因此很难,你必须知道。”哥给我讲那些我不知道的硬性政策规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