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晋楚争霸-第2/7页
就在公子繻被立为新任郑伯之后的一个月,也就是周简王五年(前581年)四月,郑国的‘穆族’突然发动了政变,将新君公子繻直接杀死,又迫使执政的公子班弃国逃亡,跑到许国去避难;而‘穆族’成员中的叛徒公孙申,则被族人们扣押软禁在国都新郑,以待将来再行处理。
公子繻虽然被公子班拥立为新任郑伯,但他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月,又是被国内的贵族们发动政变赶下台并杀害的,所以他死后没能获得谥号,而仅仅以‘郑君繻’的名义,被记入了史书之中。
郑君繻被杀害之后,发动政变的郑国‘穆族’成员——公子喜(子罕,七穆成员之首)、公子騑(子驷、七穆成员之一)等顺利把持了国政;然后,子罕、子騑改立郑成公年幼的儿子‘髡顽’为新一任的郑伯。
郑国发生了政变、先后改立两任新君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晋国。和公孙申当初所预计的一样,晋国的部分卿士得知郑国已经改立新君的消息后,觉得再继续扣押着郑成公在手中,也没有什么用处了,还不如早些放他回去,一来借此缓和晋、郑两国关系,二来也可以利用郑成公的回国,给郑国的内政造成一些掣肘(大家都要分权、或者复位嘛)。
于是,持此意见的代表人物、晋中军将兼执政大夫栾书就寻机对晋景公建议说:
“郑国现在已经有了新的国君,还在我们这里的郑伯(指郑成公)就成了废子,留着他继续在晋国也没有任何的用处;不如我们借口出兵伐郑,顺便把郑伯给送回去,以助他复位的条件和郑国完善两国间的盟约;这样,一能将郑国重新拉回诸侯联盟之中,二能向郑国示恩,是一举两得的事。”
栾书的建议,晋景公认为很有道理,于是便痛快地答应了。但晋景公此时已经病得很重了,无法亲自领兵出征去攻打郑国,所以晋景公就让太子州蒲代替自己处出征,率领诸侯联军伐郑;而当了几年囚徒的郑成公,这一次也被晋军带着一起前往郑国。
此时执掌郑国国政的子罕、子驷等人,本来发动政变的目的就是想要和晋国重新议和,接回郑成公,所以当晋国联军浩浩荡荡地开到了郑国境内后,执政子罕正中下怀,立即派出使者前往晋军大营向晋太子‘请和’;而为了表示郑国此次请和的诚意,子罕还让使者把郑国宗庙内的郑襄公庙中的礼器铜钟作为礼物,一股脑都送给了晋军统帅——太子州蒲。
晋景公此次让太子率军出兵伐郑,其本意并不是要真的对郑国发起军事上的攻击,只不过想摆出架势,借此降服、收伏郑国,让郑国再次回到诸侯联盟之中;因此,秉承父亲指示的晋太子州蒲,在接见了郑国的‘请和’使者、又收到了郑国所送上的厚礼后,立即就同意了郑国的‘请和’,然后与郑国派来的使者、大夫子然(穆族,但不是七穆成员)在脩泽(河南新乡原阳县)举行了盟誓仪式。
为了表示对重建的‘晋、郑盟约’的诚意,当两国盟约达成后,郑成公的叔父、郑国卿士子驷(公子騑,目前郑国的执政次卿,郑国七穆成员)受执政子罕委派前往晋国为人质,以此来作为郑国对盟约的保证和遵守。
而得到了郑国的重新归附,并以礼器、人质为保证之后,代替晋景公出征的晋太子州蒲心满意足,宣布就此从郑国撤军,并将随军带回来的、已经被扣押在晋国近一年之久的郑国国君郑成公给释放出营,送其返回了郑国;当年五月十一,郑成公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国都新郑,再次成为郑国国君。
郑成公从软禁扣押中被晋军释放回国、重登国君之位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被‘穆族’贵族拥立为新任郑伯的儿子‘髡顽’给重新降为太子,并给他改名为‘恽’;郑成公此举,是抹去儿子曾用‘髡顽’之名、担任过一个月之久的(不合法的)郑国国君的‘负面影响’;(看起来,郑成公还是很爱这个儿子的,要不然,他就会像曾祖父郑文公当年一样,将觊觎君位、阴谋勾结外国夺权的伯祖父郑太子华给拘押收监、最后直接诛杀了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