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大气者成大器,-第4/4页



容己之怨,不计前嫌化敌为友

管理者用人应当做到宽宏大量。对于曾经反对过自己,甚至打击侮辱与自己为敌的人,只要肯跟自己合作,只要有才华,也应摒弃前嫌,不记私仇,不念旧恶,用以德报怨的大度胸襟,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实力。

曹操的用人有两个特点:一是不求“全才”和“完人”;二是能抛开个人恩怨,不计前嫌,以礼相待,把敌对营垒的人才争取到自己这边来。

陈琳是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曾在袁绍手下谋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激怒了皇叔刘备,遂联袁讨曹。袁绍起兵前,令陈琳起草了一篇檄文,这篇檄文历数曹操罪名,还把他的祖宗三代都骂得体无完肤。檄文传至曹操处,曹操得知是陈琳所为,对陈琳恨之入骨。曹胜袁败,俘获陈琳,曹问:“你在檄文上历数我的罪状也就罢了,为啥侮辱我的祖宗三代呢?”陈琳坦言:“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点了点头。众将领力劝曹操杀陈洗辱,曹操却认为陈琳很有才气,与其杀之,不如用之。于是下令“赦之”。相反,袁绍却是一个小肚鸡肠、心胸狭窄的人,他不仅难容敌方阵营的人,就连自己手下的人提出的不同意见也不能接受。因此,其势力由强变弱,终为弱其数倍的曹操所灭。

任用人才,只有抛开个人的恩怨、私仇,才能得到真正的“千里马”。

春秋时期,管仲和齐桓公有一箭之仇。齐桓公恨透了管仲,一定要杀他来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劝他说:“君王应该把眼光看得远大一点。如果大王只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