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第4/5页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彦涛之后,他逃到楚国宛县,被楚国人抓住做奴隶。秦穆公知道百里奚是个贤人,想用重金去赎回,又怕楚国知其身份不给,便按奴隶价格去赎,于是,他派人对楚国人说:“我的陪臣百里奚在你们那里,请允许我用五张羊皮赎回他。(touwz)?(net)”于是楚国人就把百里奚放了。这时百里奚已是一位老人。秦穆公派人打开他的枷锁,欢迎他回来并向他请教。秦穆公与他谈了三天,敬重其才,把他封为大夫。“五羊大夫?(头%文字小说)_[(touwz.net)]?『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net)”就是这样叫起来的。后来,他辅佐秦穆公终建霸业。

秦穆公破除陈规,任用奴隶成就一番大业。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罗斯福在诺曼底登陆战中任用年轻的艾森豪威尔更是一绝。

1943年,盟军决定在1944年实施代号为“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作战。这一计划在1942年开始拟订时就受到英美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并商定这一战役的最高统帅由一位美国人担任。而最高统帅一职,马歇尔被有关人士普遍看好,因为他对世界六大战场的美军指挥有方,声名显赫,赢得国内国外的充分信任。这时,英美的重要人物都作出了表态。早在1942年7月31日,丘吉尔就在电报中致罗斯福:“如果任命马歇尔为‘霸王行动’的最高统帅,我们定会同意。”1943年8月,美国陆军部长也表示:“马歇尔凭着他的声望、素质和能力,一定能胜任……我看再也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1943年秋,盟国首脑们在魁北克会议上,一致同意马歇尔担任这一职务。但出人意料的是罗斯福最后却选择了马歇尔麾下的一位陆军作战计划处处长艾森豪威尔,而他的上面有366位比他职位高的将领都没被任命。作出这样的决定,一方面是罗斯福需要马歇尔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但更重要的是艾森豪威尔头脑冷静,目光远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彦涛都可以忽略。故识才就不应只见其短不知其长或者更严重的是只知其小长而不知其大害就加以举用。用与不用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注重人才的大的方面而加以任用,最终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巴顿将军从小就养成了一个桀骜不驯的性格,心直口快,常常感情用事。刚到英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就在一个自认为可以避开新闻界耳目的集会上大讲战争结束后,应由英美两国主宰世界,其他国家听凭支配。当时恰有一个新闻记者在场,便把巴顿的话记录下来,登在了第二天的报纸上。随之抗议的呼声蜂拥而起。在后来他还因殴打士兵,险些结束自己的军旅生涯。然而艾森豪威尔深知其人,并对巴顿予以重任。艾氏对巴顿极为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巴顿作为美国远征军副司令潘兴将军的上尉副官来到欧洲。不久,他就负责组训第一支坦克部队,并参战立功,被人誉为“坦克专家”。以后巴顿不断变换职务,也先后三次进学校深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初,巴顿被任命为第一装甲军军长,负责坦克部队军官的培训工作。正是因为这些,艾氏极其看重巴顿的实力,并排除各方面的干扰,对其加以重用。

用长远眼光识才

识才固然要识大,但这还不够。往往在眼前来看,极被看重的人才能极高,其小毛病几乎可以不管。蚁穴不可谓不小,但不加注意,它必定会破千里长堤。一个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在关键的时候有的缺点是会要命的。如果只顾眼前而不考虑长远,失之于识人是十之**。英明的人识才更专于以小见大,以近知远,从而作出自己的判断,对此人是否任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