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3 有一种境界叫放下——放下是富有的开始(2)



有一则寓言:

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们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速。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它还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哼!脚愈多,当然跑得愈快!”

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上帝答应了它的请求。他把好多好多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上贴去,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满意足地看看满身是脚的自己,心中暗暗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但是,等它开始要跑步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噼里啪啦地各走各的,它非得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不致互相绊跌而顺利地往前走。这样一来,它走得比以前更慢了。

任何事物都不是多多益善,蜈蚣因为贪婪,想拥有更多的脚,结果却适得其反,脚却成了束缚它行动的绳索,代价可谓惨重。

《圣经》上曾经说过,如果你得到的是整个世界,而丧失了自我的生命,那么你也得不偿失。因贪婪得来的东西,永远是人生的累赘。贪婪轻则让人丧失生活的乐趣,重则误了身家性命。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这或许便是贪婪的代价。

《伊索寓言》上说,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拥有的也丢掉了。人的贪欲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是隐显强弱不同罢了。适度地控制它,转移**的目标,才是上策。不为物役,远离贪欲,自己才能更好地主宰自己。为了让生活充满快乐,丢掉贪婪的包袱吧!人生苦短,让我们活得快乐些吧!

欲壑填不满,**太多造成心灵的贫穷

这是一个**膨胀的年代,人们的心里总是塞满着**和奢求,追名逐利的现代人,总是奢求穿要高档名牌,吃要山珍海味,住要乡间别墅,行要宝马香车。一切都被**支配着。

法国杰出的启蒙哲学家卢梭曾对物欲太盛的人做过极为恰当的评价,他说:“10岁时被点心、20岁被恋人、30岁被快乐、40岁被野心、50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的确,人心不能清净,是因为**太多,**的沟壑永远填不满,人心永不知足,没有家产想家产,有了家产想当官,当了小官想大官,当了大官想成仙……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

人生的许多沮丧都是因为你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地奔波劳碌,最终的结局不都是只剩下埋葬我们身体的那点土地吗?伊索说得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这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的最好诠释了。

其实,人人都有**,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无形中成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水中鱼;陈荣赋了**的奴隶了。在**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为了权力,为了地位,为了金钱而削尖了脑袋向里钻。我们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生活得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力比自己更大。所以我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着体力、精力与生命。

扪心自问,这样的生活,能不累吗?被**沉沉地压着,能不精疲力竭吗?静下心来想一想,有什么目标真的非让我们实现不可,又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朋友,让我们斩除过多的**吧,将一切**减少再减少,从而让真实的欲求浮现。这样,你才会发现真实的、平淡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拥有这种超然的心境,你就能做起事来不慌不忙,不躁不乱,井然有序。面对外界的各种变化不惊不惧,不愠不怒,不暴不躁。而面对物质引诱,心不动,手不痒。没有小肚鸡肠带来的烦恼,没有功名利禄的拖累。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觉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