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不服来犟-第2/3页



    “老师,顾许!”杨万里说着看向顾许,“怎么,你敢吗?”

    “我怎么不敢!”顾许很快接话。

    “那你去啊!”杨万里一副坐等顾许出丑的样子。

    顾许反问:“我上去做,你会吗?你敢来吗?”

    “有什么不敢的!”杨万里也很快接话。

    张晓丽见状:“既然这样,那你们两个都上来做吧。”

    高中教室的黑板几乎把前台的墙占满了,整个黑板是四块组成,可以上下拉动。

    顾许与杨万里同时上去解题,顾许站左边,杨万里站右边。

    顾许的字体比杨万里的大。

    杨万里写得很小,几乎每一个字都写得恰到好处,不能再小了。

    他并不想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过程告诉其他人,他只是想赢过顾许。

    杨万里写着写着,眼角的余光瞥了顾许一眼,顾许,你注定是手下败将!

    他继续往后写,很快就进入解题的关键思路与步骤。

    顾许心无旁骛,专心解题。

    他并没有看杨万里怎样解,他只是想着怎么快,怎么简单就怎么解。

    他很清楚地记得蓝若思跟他说过,考试,要讲究方式方法,怎么做最简单,最准确就怎么做。

    不要拘泥于形式。

    张晓丽坐在杨万里的座位上看着两人。

    这是一道函数求值域的大题,一般来说是最难的。

    一般高考来说,除了能考140分以上的人才能做到,其他人看都看不懂。

    这样的题,学生一般看到都会哭。因为题干很简单,但是非常难。

    在历届高考中,是出题的难度热点。

    刚开始,两人的解题步骤是一样的,都要根据已知条件解出函数的答案,在取值域,关键是值域的取值问题。

    从现在顾许做出的步骤看,顾许解出了值域的三个数对。

    那么,这道函数题到底有几对数是取值范围呢?

    这就是难点。

    很多人都做不全。

    顾许把解出的三对数当作已知条件,设了一个反函数。

    反过来求出反函数的值域,用反函数的值域与原题目的定义域对应,很快就找出了原题目的值域。

    顾许写下原题目的取值区域……

    张晓丽点点头,顾许的进步真是非常大。

    她又看向杨万里。

    也解出了原函数的值域其中三个数对,但,他没有设反函数,而是利用这三个点,根据原函数在作曲线。

    这样解法也是一种解题思路,关键是这个题目的曲线画不出来,正确的说法是黑板不够大,也许要画到操场上也画不完。

    他们两人用了不同的思路解答。

    杨万里看看顾许那边还有点剩余的黑板,就把曲线往顾许那边画。

    “杨万里,你干吗?”顾许已经走下去,虽然下课了,同学们都没离开,都在看着。

    “你不是没有做完题目吗?我不过是把解题的后面部分帮你接上。”

    杨万里傲慢地说着。

    “杨万里同学,你可以把字再写小一些,别接着顾许同学的解题。”张晓丽说。

    “可是,张老师,我这半边不够用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