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朱朝的主战部队
张故见状,觉得差不多了,便站了出来,准备试探一番魏忠贤。
当然不是为了商税的事情,张故也觉得如今朝廷到了这般地步,多收点商税也并无不可,所以对于这事,他并没有反对。
第二是自己刚刚起复,任何事情都要一步步的来,如果贸然大动干戈,恐怕自己的位置也不稳,到时候谈什么变法。
张故给兵部侍郎张可信使了一个颜色,这名张可信乃是他的本家,并且也是值得信赖的人,两人早已经商量好,今日要做些什么。
张可信见状,顿时眉毛一挑,站了出来,说道:
“启禀皇上,如今辽东对峙,朝廷已经显得相形见绌,而前段时间,北方五省都遭了灾,据陕西传来奏报,陕西已经有数股流民,落草为寇!”
“他们袭击官府,抢夺当地地主,甚至操刀械,以墨涂面为志,所图不小,朝廷不得不防!”
张可信说完,众人开始议论纷纷。
近年来由于天灾不断,特别是北方一带,流民确实越来越多,当然有不少流民由于活不下去了,就想着跟朝廷作对,
但好在当地官府一边安抚流民,一边赈灾,小股落草为寇的流民也翻不起什么大的浪花来,基本就是被官军或者当地豪强直接镇压了。
但是这一次的反贼似乎有点不一样,他们有着统一的口号,有着明显的组织,张故有点害怕,正如江成安所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得不防。
皇帝闻言,摆了摆手,说道:
“近年来天灾不断,确实屡有落草为寇者,爱卿所言甚是,不得不防,各位有什么好主意吗?”
众人互相看了看,都不知道怎么回答,这说白了还是缺钱缺粮啊,要是有吃的,谁会造反。
张故见状,立马站了出来,说道:
“皇上,老臣以为此事必须重视!”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如今我们辽东局势紧张,所有可战兵力,大部分已经拉到了辽东,如果这个时候内部出现乱子,那可以说是非常危险的!”
张故一边讲话,众人也细细的听着,张故重新起复,并且可能执掌内阁,这让众人都分外留意。
不知道皇上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说魏忠贤的权势太大了?皇上要压一压?
只听见张故继续说道:
“如今北方五省,久旱不雨,草木枯焦,乡民外逃,饿殍载道,到处都是流民,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臣认为,一方面朝廷尽量对当地减轻税赋,并且尽量加大赈灾力度!”
“第二方面,朝廷应该整顿京营,提高战斗力,以防万一!”
张故并不是无的放矢,众所周知,朱朝的军队大概分为三个部分。
边军、卫所军、京军三营!
朱朝边军,屯居在东西南北四方边境,当然主要还是北方,边军是从各个地方调上来的精锐部队,也是朱朝最精锐的野战部队。边军常年与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周家废材各方游牧民族大战,且训练有素,装备精良。
边军主要驻扎在朱朝的九边重镇,九边重镇是指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相继设立了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九个边防重镇,称“九边重镇”。
朱朝边军主要担任着对外作战的任务,他们是朱朝最精锐的部队。
除了边军,朱朝还有卫所军。
卫所,是朱朝使用的一种军队编制制度,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
一府设所,几府设卫。
卫设指挥使,统兵士五千六百人,卫下有千户所,统兵一千一百二十,千户所下设百户所,统兵一百一十二。
永乐时全国兵员达两百万!
兵士有军籍,世袭为军,平时屯田或驻防。遇有战争,朝廷命将,率领调自卫、所的士兵征战。
不得不说朱元璋打了一个好算盘,军户就是军户,世世代代都是军户,匠户也是一样,所以他就是想做工的世世代代做工,当兵的世世代代当兵,这样整个国家就能安定下来,不会有人作乱,明朝可千秋万代。
军户的孩子世世代代不能科举,除非你转户,但专户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军户往往被别人看不起,这也导致了军户的后代不想做军户,很多人直接逃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