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姜沅回桂花巷的时候,胡娘子已炸好了酥肉丸子,正抱着宁宁在宅门口张望。

    待看到姜沅只提了酥糖,不见扎马的影子时,胡娘子有些失落道“姜大夫,怎就买不到扎马呢没有扎马,咱们可就送不了灶王爷上天了。”

    姜沅温和地笑了笑,对她保证道“你放心,我定然做出两匹与众不同的扎马来,这两匹马一定威风凛凛,让灶王爷骑得又快又好,让咱们家的灶王爷第一个到达天庭。”

    她这样一说,胡娘子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姜沅手巧,按照那扎铺伙计所说,果真做出两匹高头骏马,胡娘子一边看一边叹“你怎就做得这么好我看那扎马铺子都没你做的这么好,这马腿多高,马脸又长又俊,看着就不像普通的马,像是那什么日行千里的好马”

    做完扎马,吃了酥肉丸,新的年节倏忽而至,又转眼过去。

    过了年,姜沅收到一封从兴州来的信笺。

    这封信很是奇特,只有寥寥数语,言语之中透露着傲慢,说兴州的谭医官要招收医徒,听说清远县有个女大夫,便给她一个报名学习的机会,信笺后附了一本医书的名字,为女科病论。

    姜沅没有急着回复信笺。

    那信笺所附的书她已有一部,是参加行会时那位刘大夫送与她的,只是她还未来得及读。

    她连看了几个晚上,将医书上所阐述的女科病种,病因,及诊断方法细细看过一遍,深觉敬仰佩服。

    这位谭医官精于女科疾病,为当世之能医,实在无出其右者,之后,姜沅翻阅着她的医论,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她忽然明白,医术浩瀚,而她应该有所精专,深入钻研,才能更上一步。

    想清了这一点,姜沅安排好刘行掌管保和堂的事务,带上胡娘子与宁宁,赶在桃花初绽的时节,出发去了兴州。

    杏林医署在兴州,距离甘州有上千里,但距离京都,却只有几百里路程。

    一路走走停停十多日,赶在桃花灿烂时,她们到了兴州。

    兴州常年温暖如春,境内奇山俊峰环绕,民风淳朴,不过,除了名声在外的杏林医署,还偶有匪乱发生。

    但是,那些匪乱只在兴州的边境群山之处,而兴州城内,是十分繁华富庶的。

    杏林医署坐落在兴州城的保宁坊,距离兴州府衙不到一里路,周边不远处还有繁华的长街商铺。

    不过,虽位于繁华重地,地皮价贵,杏林医署的面积却极大。

    它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为医署中的医堂,那里开了个西大门,百姓看病问诊都从西边进入。

    而东面作为医署中的馆学,则是另一番景象,除了可以容得下两辆马车并排同行的东大门,官学的面积也很疏阔,房屋错落有致,曲折通幽,闹中取静,是医署的大夫们坐而论医,教授年轻医徒课业的地方。

    姜沅自东大门进入,拿着那封信笺自报家门。

    接待她的是个长了八字胡的中年男子,他细细看过信笺,笑着捋了捋胡须道“原是来投奔谭大夫,那就先报了名,待你见过谭大夫,再说其他。”

    姜沅道了谢。

    那八字胡看着她,又问道“你是一个人来的,还是带了随从来”

    姜沅如实回答“我是个寡妇,有一个孩子,现在一岁半,还有一个照看她的奶娘。”

    那男子闻言微微惊诧了一瞬。

    杏林医署习医的女子本来就少之又少,成亲生子之后还来就学的绝无仅有,而一个寡妇带着孩子来学习的,只有她一个,可以说,她是医署中最特殊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