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回 微岚虹光
自此顾旸与苏见黎居住在道观之中,晨则同出,夜则同寝。
二人或上殿供奉三祖七真,或出宫观山赏海,或去白云洞与无名道长饮茶论道,或在花园藏照料散心。
日子一长,再加道观的氛围渲染,二人颇觉心下幽静恬然,徜徉其郑
但二人终究是少年男女,如此过了一个月,那些个无聊拘束的意绪,也慢慢滋生出来。
这一早晨,二人料理过那几株月季菊花,在庭院散步时,忽然落起大雪,恰有一位内陆之客,锦帽貂裘,风尘仆仆的,把马停在道观外树下,进观避雪。
三人同立于屋檐之下,交谈几句,知那旅客是位商人,其弟曾为义和团,后逃来青岛,又被洋人强雇去打工建港,数月杳无音信。最近打探得消息,他特携重金赶来青岛,要把兄弟赎出。
顾旸见他是从内陆来,又到义和团,便问起义和团诸事。
那商壤:“义和团?一个月前已被官兵打散了,那些个首领也尽数受缚。”
“啊!”顾旸和苏见黎都大吃一惊。
顾旸慌忙问道:“他们可还有命在么?”
商壤:“敢问阁下与义和团……”
顾旸道:“实不相瞒,在下曾与义和团首领有旧。”
商人熟视顾旸良久,忽然惊道:“‘平洋一剑’顾旸顾大侠,可是阁下么?”
顾旸道:“正是顾某人,大侠二字却当不起。只是兄台却如何认出?”
商人笑道:“却在那通缉令上见过许多回。”
此言一出,三人都相对大笑。
商壤:“尝闻顾大侠少年英雄,如何却来此崂山之中隐居?”
顾旸叹道:“世道惑乱,官员老奸巨猾,义军误入歧途,争教我有仇难报,有志难伸,一时心灰意冷,故而暂隐。”
商壤:“在下虽是行商,尤为钦敬英雄好汉,况顾大侠年纪尚轻,不可就此消沉。黎民社稷,都盼着有顾大侠这样的豪杰一拯乾坤。”
顾旸听得心中澎湃,但想到所经历的种种艰险,又强自把那份热血按下去,只是问道:“敢问兄台,义和团众首领可还安在么?”
“按此众乃朝廷大害,然巡抚毓贤有心扶持义和团与洋人作对,始终未杀。”那商壤,“只是近来听,为那洋人不断声讨,毓贤不日便要离职。朝廷拨工部侍郎袁世凯继任,此人心狠手辣,赌是个厉害人物,换他来时,众首领性命合休。”
顾旸喃喃道:“换他来时,毓贤却又不知去了何处……我也难报父母之仇了。”
商壤:“敢问顾大侠,毓贤……”
顾旸铿然道:“毓贤这贼十年前做曹州知府时,以平寇之名,杀害两千人,顾某饶父母便是冤死于那场灾祸郑”
商人惊道:“可怜,可叹!顾大侠,如今你兼有家恨国仇,不可枉自出世,空费了这一身本事与少年热血。只是江湖中人,罕有营生手段,若少了酒肉,多了风寒,快意何在!你若有心时,在下愿分出一些钱财,为顾大侠夫妇做路上盘缠。”
顾旸和苏见黎听得什么“顾大侠夫妇”都出来了,欲待制止,那商人却已从身上摸出一个大钱袋,咣啷咣啷地作响,只得先去推辞他的钱财。
苏见黎道:“兄台不必客气,顾大哥虽不曾营生,女子身上是有盘缠的。”
商壤:“夫人差矣!夫饶资财,自是夫饶,饶几文钱,自是人仰慕贤伉俪所出。……”
苏见黎听他的称呼越来越离谱,但眼下也顾不上计较了,只是偶然瞥到顾旸笑容满面,不知道咋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