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回 苏仙岭上



    二人听得,都感惊讶。

    顾旸向徐濯埃谈过自己身世,有位先师。苏见黎虽知他拜了丐帮长老武安承为师,但只跟他学了一招,第一反应还是他那位在蓬莱派的师父烟霞子。

    苏见黎用掌心摸了摸顾旸的额头,又用手背敷了敷,道:“不烫啊。”

    徐濯埃道:“顾兄,你的莫非是你那在蓬莱山的师父烟霞子么?”

    顾旸道:“正是。”

    苏见黎道:“他老人家不是已然过世了么?”

    “是啊,我也纳闷。”

    “想是你看错了?”

    “不会,不会的。”顾旸茫然地摇头,“只是方才那饶身形、动作,真的好像,……真的就是他似的。是他,是他……可他已经死了。……罢了,我也不知道。”

    三人沉默片刻,徐濯埃不知何时收拢了折扇,敲着手心,笑道:“哈哈,妙,妙哉!”

    顾旸道:“何处妙了?”

    徐濯埃笑道:“顾兄自言不知何往,如今岂非有了去处?”

    顾旸听得,鼓掌大笑道:“妙,妙!咱们便循着他踪迹追去,看看是也不是,顺便把这大好江南游一遍!”罢,解开缰绳,轻按马背,一跃而上。

    苏见黎和徐濯埃望着他一笑,也纵身上马。

    山路之上,三个人,两骑马,蹄音如鼓,踏起漫漫沙尘,就这样往青尽处的远方,飞奔而去。

    初时三人是依着那黑衣饶马蹄印前行,到了一处岔路,却见三个路口都有马蹄印。显然是那黑衣人为防被人追踪,故设了两条假印做干扰。

    顾旸下了马,蹲下身去,轻摸着那马蹄印迹,不觉伤感轻叹。

    苏见黎见了,蹲到他身边,道:“哥哥,你不必忧心,总能找到的。”

    顾旸道:“他显是有意设障,以防追踪。”

    苏见黎道:“那咱们便分头而行,待辨出假印,再于簇汇合呀。”

    顾旸道:“后面到了城中,无了蹄印,找寻不到,如之奈何?”

    苏见黎柔声道:“那咱们就一个人一个蓉问呀,总能找到的。”

    顾旸侧头望着她,一双大手笼住她的手,微笑道:“你得是。”

    “既如此,咱们且快走罢。”徐濯埃道,“那人先行未远,兴许还赶得上。”

    顾旸和苏见黎点点头,又上马去。

    三人沿着马蹄印,跋涉数日,已入郴州地界。

    正行间,忽遇一青山相拦。山上繁松如云,秋空似金,时有雁鸣成行,翼动而来。

    只听得簌簌之音,循声望去,山下有一溪,溪上有一瀑,瀑边桃枝交错,虽不见桃,亦不见花,随风而动,自有萧然韵致。

    溪旁有一园门,黑檐白墙,上题“桃花居”三字。

    三人见那黑衣饶足印竟已流连至此,沿山而上,想来也是一时兴起,赏玩一番,便也上了山。

    方行片刻,见到一个山洞,名为“白鹿洞”,三人把马拴了,入洞观看。

    洞内宽敞似厅,晦明交映,四周洞壁上生着无数钟乳石,论其形貌,或笋,或针,或瓦,或刀,奇茂如林,不一而足。

    繁石之下,还有凉雾腾腾蒸拂,两侧清水流漫,恍惚至人间仙境。

    三人出了洞,牵马前行十数步,忽见松枝掩照之间有一石碑,上刻一词,其笔秀美流转。词曰: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残阳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