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乱世思量
剑入胸膛,老神父眉眼一皱,而后缓缓倒地。
顾旸收剑入鞘,道:“走。”右脚一点,飞跳至窗台。苏见黎也跟着跃上去。
他回头望了那老神父一眼,却见他躺倒在地,两手十指相扣,双眼温和地凝视着他。
顾旸面容整个一颤。
并不是害怕,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震动。不知是悲凉,还是愧疚,还是别的什么。也许都樱
斑驳的焰影在老神父脸上涌动着。
顾旸不忍再看,转身跳出窗去。
离开教堂的路上,他心里不禁又翻来覆去的。
他想明白了哪些人该杀,哪些人不该杀。
就拿方才这一老一少来,那孩子无疑是仇恨的种子,该杀,不该纵。那老神父胸怀善念,却是该纵,不该杀。
他全搞反了。
此时他也想明白了赵三多的话。
虽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对与错,黑与白,于中国人、洋人都是一样。但这世道,容不得你有闲情去分辨。
人类本来就善于伪装。凶恶之徒可能会打扮得无助,把善良之人也拖下水。
再加这世道昏乱,更让是非难辨。
倘若杀错了善良的人,良心虽会受到谴责,起码能活下去。
但若是放错了凶恶之徒……
顾旸想起方才火海之中被一个孩子恩将仇报、用枪逼到绝路的情景。
任他胆大如斗,此生每每想起,也不能不汗流浃背。
人在江湖,虽侠义重于,那也不能把自己这条命,稀里糊涂送了。
人可就活这么一遭。
死也要死得有名有姓。
如果像赵三多那样想,把洋人全都视为恶人,一概杀之,又会怎样?顾旸心想。
还是拿方才的两个外国人。一老一少,一善一恶,通通丧命。
倘若以肉眼加以区分,不仅难辨伪装,纵去恶人,还容易错杀好人、搭上自己。
如此想来,虽赵三多的话带着对洋人过于笼统的仇视,有其偏颇之处,但似乎竟是这纷扰乱世之下的最优解。
顾旸想到此处,顿感三观炸裂。
他的所谓善良、侠义,怜老惜幼,在时代的巨轮之下,仿佛只配零落成泥。
他没有一官半职,没有家财万贯,没有别的出路,不过是一介草民。
那颗拳拳仁爱之心,没有支撑它去爱的基础,不过是个笑话。
他好像也只能放开手,跟着赵三多一起去做,去打砸、放火、杀戮。
但他内心深处,隐隐地不甘于此……
离开那乌烟瘴气的教堂,走在乡间的路上,只看到村落各处一堆一堆的残火摇曳,也渐渐地蓝起来了。
就在顾旸、苏见黎与拿枪的外国孩对峙之时,赵三多、阎书勤率众高歌猛进,又攻下了芦村教堂。
义和拳五战五捷,收拾过芦村教堂的尸体之后,为示威风,径在教堂门口布下桌椅,杀猪宰羊,大摆宴席,犒劳这许多的劳碌。虽有少量亡损,但拳民整体却增至了四千人,更杀伤基督教徒、主教徒众多。
顾旸和苏见黎、如雁到得晚些,只见众拳民欢喜地,锣鼓齐鸣。菜已开始上桌,大刀阎书勤正跟郭栋臣、高元祥、吉峰禹等人安排座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