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转学



在义务教育阶段,屈暮歌一共跳过四级,拿过非常多的奖,有名的没有名的,只要是有奖金的,哪怕是水奖她也愿意去参加。

   学校也因为她优异的成绩给她奖了非常多的钱。

   但是那些钱,她每一分都没有乱花,除去还掉了给父母借债治病的几万块,剩下的钱她都存下来了。

   她现在成绩很好,好到可以赚钱。

   但是以后的日子没有人能说的准,那些钱是她留给自己傍身的钱。

   因为她出色的成绩,甚至直接拿下了那一年中考的省状元。

   学校因为她得了非常大的一笔拨款。

   因此学校的老师和领导都非常希望能继续让她保送本校。

   这样上了高中以后,以她的成绩和努力的情况,以后哪怕拼不到省状元,只要她继续搞竞赛,国内一流大学随便选,也是学校的成绩。

   但是屈暮歌拒绝了,她主动联系了省会的学校,去那边念高中。

   那边的校领导看到了她的成绩之后非常高兴的联系了她。

   在了解她的情况之后,依照着她现有条件也为她提供了丰厚的奖学金和学习条件。

   但是再多的就没有了,比如完全的资源倾斜,又或者是所有的参赛机会。

   这些省一中没有办法保证,也不可能全都给屈暮歌。

   但是这对于已经把债还完了的屈暮歌,也不是一件必须的事。

   资源倾斜是因为这个小地方的中学并没有能够拿得出手成绩的人,所以他们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屈暮歌身上。

   而优先参赛也是一样,因为他们需要奖项。

   而屈暮歌需要钱。

   但是省一中不需要。

   省一中是全省最好的学校。

   他们教学资源好,条件好。

   对于他们来说,屈暮歌的学习成绩好,那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因此他们给不了这些。

   但因为毕竟是省会第一高中,底蕴在那里,条件给的并不差。只是相对来说没有屈暮歌初中的学校给的多。

   可是屈暮歌之所以会找上省会的老师,她本来的目的也不是单纯的为了要钱。

   屈暮歌从穷苦的小地方靠着老师的培养走到偏远市里的学校。

   她一路凭借着聪明和努力,不可谓不辛苦。

   但她还是咬着牙一路走过来,因为她知道她家里还在欠债,老师也在啃着馒头培养她,最重要的是,她以后所有的日子只能靠自己。

   如果她没有出息,没有谋生手段,赚不到钱,她以后是没有办法活下去的。

   别说贫民窟的棚屋了,就是大桥底下也没有她的一处居所。

   所以她格外的努力。

   因为她要活下来,还要走出去。

   而这些她都做到了。

   她还完了债,活了下来。

   现在,她要走出去了。

   屈暮歌在去省中一中上学之前,她把最后一笔欠款打到了对方的账户。

   做完这些,屈暮歌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好像这几年沉重的压在她身上的枷锁,一瞬间消失了。

   这个想法,让她浑身一轻。

   在收拾完自己的东西之后,她回到了自己出生的那个小地方,那个没有高铁没有飞机,甚至连绿皮火车都没有,需要靠着大巴转农用三轮才可以到达的地方。

   找到了那个自己出钱带她培训的那个老师。

   屈暮歌的的身上还背着她走的时候老师给她买的书包,从她走出去,再到走回来,这个书包一直跟着她。

   书包早已被洗的泛白,但是却依旧完好无损,看得出使用的人很爱惜。

   那是她被市里学校看上要转学去市里的前一天。

   老师带她去了他们那个一个小市场。

   老师给她买了一个书包,跟她说,以后老师再也没有可以帮你的了。以后的路就要靠你自己走了,你背着这个书包,走出这里,以后不要回来了。

   这句不要回来,是老师对她最好的期望。

   这里对屈暮歌来说,是既贫困又痛苦的地方。

   这里的她因为是个女孩,连想要她的亲戚都没有。

   也是在这里,她年纪小小就失去了双亲。

   所以老师希望她一直往前走,一直努力,不要再掉回这里。

   但在她打算转学去省会的时候,她还是背着那个书包回去见了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