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安身立命之本



  “如果生意够大,涉及到的利益面足够广,朝堂内负责主持这个生意的人应该是我。”

  魏征端起酸梅汤轻饮一口,心里默默计算朝堂上的人员,最后确定自己能拿到这个大生意。

  他有三个大优势,第一,苏盛是他这一方的。

  第二,李世民要扶持他。

  第三,他在朝堂上的人设是为国为民。

  最后一点是最重要的。

  李世民刚刚接手大唐,需要做几件为国为民的事收买人心。

  这时候他就不能任人唯亲,必须挑选绝对站在百姓一方的人员。

  长孙无忌偷偷看一眼魏征,心中叹气。

  “白糖和冰糖生意如果够大,我大概能谋取到对世家沟通的部分权利了。”

  长孙无忌心中清楚的明白,只要白糖和冰糖的生意足够大,百姓肯定是要吃掉大部分的,剩下的就是给世家的。

  大唐建立,世家也出了不少力。

  李世民现在刚刚站稳脚跟,不适合和世家起冲突,必须给世家一部分。

  魏征和长孙无忌沉思时,风夏已经把苏家关于白糖和冰糖的生产数据拿来。

  苏盛递给二人,让他们自己去看。

  “二位叔父,现在限制白糖和冰糖生意的,一个是市场大小,一个是原材料多少的问题。”

  苏盛也没有想到,最后限制糖产量的会是原材料,也就是甘蔗。

  大唐现在的甘蔗产量最多的是岭南。

  岭南又是冯盎的地盘,在那里买卖,得有冯盎的许可,很容易被讹钱,非常难。

  长孙无忌和魏征看完数据后,默默的闭上眼睛,随后睁开时露出的是无限精光。

  只听魏征沉声道:“不,这只是暂时的,未来限制产量的只会是你能不能生产出来。”

  苏盛惊讶。

  这是怎么回事?

  长孙无忌冷笑着开口:“糖这东西是个人都爱吃,它能给大唐带来巨额赋税,岭南冯盎该腾腾位置,那些蛮人也该学着种甘蔗了。”

  苏盛看长孙无忌果断的表情,忍不住咂咂嘴,这也太狠了吧,见到利益巨大就决定一地领袖的位置。

  虽心里震惊,苏盛还是继续开口道:“二位叔父,其实运输也是一个问题。”

  “如果光靠陆路,运输过来也会增加大量成本,而成本一增加,就会影响最后的售卖价格,价格过高,百姓就吃不起了,百姓吃不起,我们光靠卖权贵,赚不到几个钱。”

  长孙无忌和魏征听到这话,则同时深深的看他一眼,异口同声道:“海路水军亲自运输,你觉得是问题吗?”

  当官有当官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魏征和长孙无忌看来,原材料甘蔗的运输还不简单,直接从岭南装船走海路运输。

  至于船只,那当然是动用大唐水军了。

  要不大唐水军行驶时也需要压船。

  而压船,用甘蔗和用石头,差距不大。

….

    用甘蔗还能多赚点。

  “小子,说说你的想法吧。”

  长孙无忌闭眼,睁开时眼中已无对苏盛的欣赏,只有无边的冷漠。

  这是他决定大事时的状态。

  苏盛接下来说的话,会影响他对苏盛的判断。

  就他刚才品尝加白糖的桂花糕和加冰糖的酸梅汤来说,这两样物品绝对是畅销的,会成为和盐一样的百姓日用必需品。

  尤其是就现在拿到的白糖与冰糖提纯比例和成本来看,这是一个运作好可以覆盖全大唐的生意。

  他一开始,只以为这个生意顶多就能覆盖到大唐各个城市,以及一部分对外输出,顶多就是走走高端市场,并没有太过在意。

  现在的话,他已经做好苏盛提的条件太过分,他做杀鸡取卵的结果了。

  魏征看长孙无忌的情绪发生变化,赶紧看向苏盛,给他用眼神示意,别太嚣张。

  苏盛收到魏征的眼神,给出一个安心的回复,笑着道:“叔父,这个生意是我控制不了的。”

  “我的想法很简单,把冰糖生意全部交给陛下,我只留下自己制作生产,自给自足的权利。”

  “而白糖我只保留加工提纯的权利,其余的售卖,运输,原材料生产,也都交给朝廷。”

  “我只是哪里需要建设提纯加工厂,就去哪里建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