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治疗自我失败的疾病—“借口症”-第6/11页



    那么,到底是什么使他能赚到年薪五十万元,而他的下属中没有一人超过十万元呢?

    老于是一位人类工程师,他对任何事情都持积极态度,而且他还可以激励消极的人。

    他非常热心,他可产生热性,他理解人们,他懂得人们为什么发牢骚,他喜欢他们。

    不是他的脑筋,而是他支配头脑的方式使他对于他的公司比那些智商很高的人重要上三倍。

    每100名注册上过大学的人中,只有不足50名能成功。

    对此我很好奇,就去问一位大学的校长,请他解释一下。

    “不是智力不足,”他说:

    “真正不接受他们的是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还有他们的态度。“

    同样的原因,消极的思维方式也可解释为什么许多年轻的官员登不上最高级别。

    不是智力缺乏,而是消极,悲观,自报自弃的态度使许多年轻人落后了。

    正如一个官员说:“一个年轻人因智力被淘汰是罕见的,一般都是态度。”

    有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75%的优秀工可卖掉总额75%的保险额,而25%的差的职员,仅卖掉总额的5%。

    有人查了成千上万人的档案,这一调查结果明确地表明,他们在智力方面不存在任何显著性差别。

    另外,受教育的不同也解释不了他们销售成就方面的差别。

    在最成功和最不成功人之间的区别最后集中到了态度或思维方式上。

    优秀的一组担心少,更加热情,更加热爱别人。

    在改变人的先天能力方面,我们无能为力,但我们完全有能力改变我们利用我们先天能力的方式。

    如果你能建设性地使用你的知识,它则会变成力量。

    与智力“借口症”密切相关的是对知识的错误认识。

    我们经常听别人说“知识就是力量”。

    但这一论点只有一半是真理。知识只是一种潜在的力量,知识只有在应用正确时才会产生力量,

    而这种使用方法是具有建设性的。

    有一个故事中讲,曾有人问过爱因斯坦一英里等于多少英尺,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在脑子里装一些在任何参考书都可以轻易查到的事实呢?”

    爱因斯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他感觉到用你的脑子去想要比用脑子单纯用作储存一些事实重要的多。

    当有人向受过很少正规教育的福特问一些简单问题时,他多数回答不出来。

    最后,他恼怒地说:“是的,我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我在5分钟内能为你找到可以回答你的问题的人。”

    福特从不对五花八门的信息感兴趣,他知道所有的官员都说:“知道如何得到信息要比将你的脑子用作贮存事实的仓库更重要。”

    只能记忆事实的人有多大价值呢?

    前几天,我和一名发展迅速的企业经理渡过了一个愉快的晚上。

    当时,我们正在看电视节目,正好是最受欢迎的智力测验。被问的那位冠军在电视上已过关了几个星期了。

    他可以回答各种类型的问题,但其中许多问题都没多大意义。

    在他回答了一个特别古怪的关于在一座山上发生的事情时,那位企业经理看了看我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