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 37 章
目送完宋磊的人影消失在墙头,终于摆脱了刘康那个二货。她也算了了桩心事。
端木晨终于进了屋,打开了盒子外包裹着的那屋锦缎。
这刚一拆开,内里血红色的大漆就晃花了她的眼。待到整个盒子都露出来,她的小屋,仿佛也霎那间添了华彩,蓬荜增辉。
她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这个红彤彤的漆盒。
这漆盒做工色极为精巧,以红色大漆作底,大漆号称“白如雪,红如血,黑如铁”有“滴漆如墨,千年不坏”之称。盒面上用珍珠贝和白蝶贝的螺钿镶嵌出一幅出水莲花图,贝壳上的珠光镶嵌于漆底上,在阳光的折射下,发出奇幻、绚丽的光。描粉处的渐变与螺钿处天然色彩的变化相互呼应,浑然天成,呈现出立体而生动饱满的层次,使一朵朵姿态各异的莲花和荷叶更加瑰丽。
盒子的锁扣是两尾银鱼。一尾作底,尾部上翘,另一尾扣下,两条鱼的头尾部便连在一处。将盒子扣上。
光看这个盒子,她就已经是喜欢得不得了了。难怪有人会“买椟还珠”,这样精美的盒子,若是盒子里的东西太过平庸,买椟还珠还真是做对了。
分开两尾纠缠的鱼儿,她再次被盒子里的东西惊呆了。盒子内部竟然全部都由螺钿铺成,刚一打开,便被这瑰丽的色彩晃花了眼。
但是再一看盒子里的东西,却素雅、剔透得让人不忍伸手去拿。一整盒琉璃制所的茶器,晶莹剔透,说不出的出尘雅致。
一只琉璃云纹盖碗。两只玉兰杯、两只莲花杯、还有两只六角杯。
这一碗六杯均由玲珑剔透如白水晶琉璃制成。晶莹透亮,流云璃彩、美轮美奂,又别致典雅。
琉璃是佛家七宝之一,五大名器之首。为消病避邪之灵物。而且这琉璃的制作相当不易,采用古法青铜脱蜡铸造技术,先将水晶琉璃母石在极高的高温下熔化,而自然流向,凝聚成高贵华丽、天工自拙的琉璃。
然后又再在极高的高温之下,火里来,水里去,经过上百道手工精心操作,不仅各个环节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的拿捏,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一旦有一点儿瑕疵,所有的付出便前功尽弃,付诸东流。
所以,要能制成这样一套温润如玉,犹如仙家使用的茶具,不知要耗费工匠多少心血凝结而成。
细观这茶碗,通透莹润,碗底勾勒云纹,或卷或舒,雕琢精致,似云海翻腾波澜壮阔,又似仙人腾云,莹莹生辉。
品茗讲究“察色、嗅香、品味、观形”这琉璃盖碗恰恰就能做到以上几点。
两只莲花杯象征吉祥,盈盈一握,像个玲珑精巧的福袋。
两只玉兰杯,五个精细的花瓣纹理清晰,瓣尖微微向内收,小巧而含蓄。底座有高足,轻轻托在手里,像极了仙家的法器。
还有两只六角杯,线条极简约,杯身六棱微突,像六瓣娇嫩的花瓣,如冰如玉。
若细观,琉璃内还有或大或小、或浮或沉的气泡,它们像是琉璃生命的象征,游走于晶莹剔透的水晶之中,漂浮于似水的清润之间。
既快意洒脱,又情意绵绵;既浩然正气,又如诉如泣。
琉璃又被称为“药玉”。每年及第的状元在殿试御笔钦点后,会得一块皇上御赐的琉璃佩饰,以示四品以上荣耀的身份。
而她手上这套茶器,论成色、份量自是上上之物不说。而且,这可是一整套,岂非一块佩饰能相比拟的。
就算当年陶朱公的聚宝盆,其成色,也不过如此而已了。
这一套白琉璃茶器,铺展在席,大有仙道飘然的意趣。
端木晨对这一套东西爱不释手,拿在手中一一赏玩之后,便仔细在收在了盒子里。
她知道,这盒子加这茶器绝不是有银子便能购得的稀罕之物,说它价值连城也并不为过。这样贵重的东西,她能看一看、拿在手中把玩一番已是幸事。若说白收,那是万万不能的。可如今他又不在,退是退不了,只有暂且放在这里,下次见了他,定是要还回去的。
她的目光不由得又看向那六个杯子,每个造型的杯子都只两只。是他故意的吗?每次用两只杯子,他们二人一人一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