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灾害预警-第2/3页





    为了配合灾民引流计划,开春之后还会有一批弟子被派出去在西村的西南方向百多里处,做一些准备工作。

    西村西南方向有个南北十几里,东西三里的湖泊,虽被群山环抱,现在也还是树林,但地势平缓可开发的面积还相当不错,准备工作就是清理一条能勉强用于骡马运输的道路出来,还要砍些林木空出地方,顺便在湖边自然干燥以备难民建房之用。

    修行门派面对难民潮,也是十分辛苦的,各种劳心劳力。

    沈文剑是申请住居养灵兽的后勤人员,又带了徒弟,下山种田修路跟他没有关系,他还是窝在家里做课题。

    金丹期功法源于沈文剑早为自己设计的修行体系,与筑基期功法一脉相承,论证工作倒也无需做太危险的实验,大部分是数学模型与实物模型的演算。

    花了些时间把论证做完,转到下个课题,武器设计。

    此时的试验飞剑第二版是早前为筑基期定制的,等金丹时肯定会跟不上时代。

    玉剑山的传承比较奇葩,核心传承是可斩七情六欲的斩情剑,之外并无强制,秘典轩里收纳有无数手段,爱练哪种练哪种。

    于是玉剑山有了三个流派,以青石峰、灵石峰大部分人为代表的气修既练气士,以玉石峰、金石峰为代表的剑修,和各种非典型修士。

    沈文剑明显属于非典型修士,拥有满值灵气亲和度的他,在使用练气士手段时,他的真元耗费还要高于普通练气士,另一方面由于灵根的关系,他又无法成为正经剑修。

    所以他的武器只能自己定制,无法假手他人。

    考虑到金丹期修士对环境、对自身的认知已经到很高的水平,这把飞剑若要加载双刀,必须是完全体形态的惯用刀。

    他的惯用刀总长度是五尺八分,假如这个世界的人类身高与他原来的世界一致,那么依据成年人的脑袋平均长度为参照,一尺约为二十八到三十厘米,一把全尺寸斩马刀的长度就有一点七米上下,于是就产生了个难题。

    一点七米以上的剑,加上剑匣,无论如何背在背上都会影响步行,何况考虑到空气动力因素,组合而成的飞剑肯定还不止一点七米。

    惯用刀太长,是制作第二版时缩减双刀尺寸的原因之一。

    金丹期飞剑若想挂载全尺寸斩马刀,必然要用到缩放技术。

    于是又碰到个难题。

    沈文剑有个长老外公,能读到很多普通弟子读不到的典籍,知识储备没有问题。可是物随意变的符文,必须要金丹期才有足够的真元启动。

    消耗不小,若在连续战斗中断续使用物随意变的符文,即使金丹期也是不小的负担,其实是真元的一种浪费。

    另外,沈文剑的刀具上不能刻录符文,他的特殊真元会使工作中的符文失效并对符文本身产生极大的磨损,用更强也更贵的材料可以略微改善,但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起码现阶段他还没找到方法。意味着所有的功能符文必须在飞剑主结构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上。

    经过一堆灵气/真元公式的计算,设计中沈文剑估算过金丹期真元最低值与最高值的跨度,最终放弃还是放弃了第二版的挂载模式,最后决定造两把。

    一把纯飞剑,不过没钱,暂时不造。

    另一把是准备放在芥子袋里备用的双刀飞剑。

    这把双刀飞剑和第二版长相、重量、铭纹套路都不同,把刀背后半段加了一层,成为两套轻、薄的刀具悬架,能让刀飘着并以不超过奔马的缓慢速度移动,可以拼合成前半中间镂空的叉型双刃剑,组合前后都无法载重,悬架基本仅是个回收系统。

    完成设计,然后是制作的准备工作。

    嗯……现在也是有徒弟的人了,总不好因为熔炉的关系让徒弟们也住在高热地区。

    跑去又申请了一块地,在远离竹林的方向加了五丈长,然后整块地基边缘向山路方向推了一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